第九十八节 逃出生天
“拜见侯爷。”
林凤祥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两位丞相免礼,曾丞相,昨天清妖可有什么动静?”
“回侯爷,昨天清妖曾试探着攻击大营,只是我军大营防守严密,清妖见沾不到什么便宜,遗尸数十具退回,目前清妖兵力正在增加,似乎打算与我军长久对峙之意。”
“那么大军今后行止,两位丞相可有什么主意?”
曾立昌、许宗扬两人对望了一眼,各自闷哼了一声,有点谁也不服谁的意思。
两人同是副丞相,并无上下之分,天国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对的北伐军救援,虽然北伐军只剩下区区四百余人,可是他们的任务毕竟已经完成,按照原先计划,此时应该撤退。
对撤军一事,两人都没有意见,只是如何撤,两人却产生了分歧,曾立昌想按原路撤退,许宗扬认为原路撤退太过危险,加予反对,只是要他拿出真正的撤退路线却无法拿出,两人谁也无法说服谁。
看到两人神态,林凤祥心中了然,当初他和李开芳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天国如此安排,实在是失策。
“曾丞相、许丞相,本侯倒是有一策,两位丞相不妨听听是否妥当?”
无论是地位、资历、名声,曾立昌和许宗扬与林凤祥都差了不止一筹,只是两人若能同心合作,未必愿意听从只剩数百人的林凤祥命令,可惜他们的意见不能统一。
“侯爷之策,必是高见,三军不可无主,下官愿遵从侯爷之命。”曾立昌首先表态道。
曾立昌一表态,许宗扬也不得不道:“下官亦愿遵侯爷之令,还请侯爷下令。”
两人如此表态,林凤祥也没有客气,道:“那好,曾丞相,许丞相,你们马上发动军士伐木,扎成木排,咱们从水路走。”
“水路?”
营寨旁边就是运河,从水路撤退这条路两人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河南不是江南,军中将士多不善水,他们一直下不了决心,如今想来,水路即使再难走,也比在陆上被清妖骑兵追赶要好。
“下官遵令。”两人一起应道。
在曾、许两人命令下,太平军开始大举伐木,太平军这样大的举动,自然瞒不过清军的注意,僧格林沁得报后马上就知道太平军的打算,若说太平军不善水,蒙古骑兵更不善水。
僧格林沁不得不改变围困的打算,开始对太平军大营进行猛烈的进攻,双方兵力清军略为占优,为四万人左右,太平军只有三万人,只是这支清军已是清廷搜集到最强的军队,太平军的三万人大部分却是新卒,战斗力根本不能与清军相比,只能凭借营垒死死抵抗,依然伤亡惨重。
五天后,太平军已经作好渡河的木筏,弃营从运河逃走时,原本的三万多大军只剩下二万余人,高、许两人更是暗自惊喜,如果离开营垒从陆路走的话,不论走哪条路,恐怕大军都无法挡住清妖的冲击,从水路走虽然仍然艰险,比陆路却安全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