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列强路 > 第七十九节 粮食

第七十九节 粮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给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吧,就说恭王府粮食也不多了。”

“喳。”戈什哈应了一声。

贵禄捏着手中十两银子,呆呆的看着恭王轿子进入王府,若是一年前,十两银子还可以买到三四石大米,这一年京城物价飞涨,能买到一石大米就算不错了,他家二十余口,一石大米又能吃上几天?

“天哪,恭亲王,你要我全家死绝,大清这是要亡啊。”

贵禄的声音清晰传入弈?耳中,弈?脸色变得铁青,向外面吩咐一句:“把大门关上了。”

随着扎扎的声音响起,恭亲王大门紧闭起来,贵禄知道再也不可能从恭亲王这里要到什么东西了,只得满怀失望而去。

贵禄在恭王府的遭遇很快在宗室中传开,恭亲王的名声在宗室中本已极差,如今又更差了一层,许多人大骂恭亲王吝啬小气,仿佛他们有多大方,只是在面对上门来借债的穷亲戚时,却也是一个个捂紧口袋。

静海,这里离天津不过数十里,此时已经成为太平军北伐军大本营,从三月份大军出发到现在,北伐军已经经过了九个多月的战斗,这九个多月,北伐军破城无数,八月份,北伐军攻克军事重镇临洺关,击溃立足未稳的直隶总督讷尔经额部清军万余人。接着,连下直隶沙河、任县、隆平、柏乡、赵州、栾城、晋州、深州。

太平军北伐军的攻事如此讯猛,清廷满朝震动,甚至有人提出迁都以避长毛锋锐,与历史上北伐军孤军深入不同,此时太平军大本营就在河南,对于北伐军起到有力支援,经过这么长时间战争,北伐军力量并没有减少多少,依然和出发时的四万多人相差无几。

虽然历史上英法联军一进逼北京,咸丰就丢下京城逃走,只是面对太平军,咸丰显然还有几分胆气,并没有接受迁都的建议,他任命和春为钦差大臣接替纳尔经额直隶总督之职,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会同和春一起对北伐军进剿。

北伐军在深州稍事休整后,连破献县、沧州,十月初到达天津西南的静海县城和独流镇,前锋进至杨柳青,本来北伐军打算一鼓作气占领天津,只是和春的军队很快赶到,僧格林沁也移营于天津西北之杨村,北伐军占领天津的计划顿时落空。

如今双方对峙已经有二个月,前线几乎每天都有战斗发生,互有胜负,不过,整个战局却并不明朗。

从兵力来看,太平军还占有优势,整个北伐军四万多人,远胜历史上万余残军,而他们面对的是僧格林沁、多隆阿两人二万左右满蒙精骑,加上和春一万左右直隶步卒。

不过天气却对太平军不利,太平军老底子来自广西,他们耐热不而寒,十月底之后,直隶的天气就陡然严寒起来,到了十二月时,天气更是滴水成冰,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士卒冻伤严重,战斗力也大减。

太平军如此,清军也不好过,他们虽然背靠后方,只是由于清廷财政吃紧,补给时断时续,现在双方比拼的是意志,一旦太平军坚守到明天三月份天气转暧之后就能取得优势。

僧格林沁和多隆阿两人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利用骑兵优势,频频对太平军的后方发动袭击,企图将太平军后方粮道切断,静海,独流两地根本没有储存多少粮食,一旦切断后方的粮食,没有粮食,太平军人越多饿死的越快。

粮食无疑是太平军一个软肋,维持一支四万大军的消耗何其庞大,如果流动作战时还没有问题,一旦屯兵压力就陡然增大,只能派出军队四处征集粮草,只是这样一来,风险就大大增加。

青县,这里离静海大营已有近百里,一支数百人的太平军正押运着从乡下征收来的粮食往静海方向赶,突然之间,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一支清军从前面现了出来。

“清妖来了,大家不要慌,围成一圈,快。”负责押运粮草的太平军头目大声叫道。

……………………

后面月票追得紧啊,求月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