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列强路 > 第六十节 劝进

第六十节 劝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平军不到二个月时间席卷河南全境,固然与复兴军卖给他们高性能炸药有关,主要还是河南本身兵力空虚,清军精兵强将都云集在武昌,没想到太平军依靠强大的水师,逆流而上,一下子将清军重兵甩在身后。

太平军占领河南的消息传出,顿时天下震动,连复兴军打破江南大营,攻取杭州的风头也被太平军盖过,满清上下又重新将太平军列为头号强敌,咸丰连发旨意,催促各地兵马勤王。

此时太平军形势比历史上还要好的多,河南不如江南富裕,民间积累了对清廷非常大的不满,面对太平军的到来,许多贫苦农民扶老幼进行欢迎,青壮年纷纷加入军中,太平军迅速扩充到百万之多,即使去除老弱,可作战的部队也达到了三十余万。

更主要的是河南离京城比南京离京城近得多,只有一省之隔,如果太平军能够尽起全军北伐,短时间创造更大奇迹,直接攻占京城是极有可能之事。

可惜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还是犯了短视的老病,占领洛阳后,看到洛阳繁华,再也舍不得离开,将洛阳定为都城,开国建衙,太平军正式立国,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建立,使太平军巩固了河南的统治,也大大增强了太平军官兵士气,连许多地主都开始观望起来,认为天下改朝换代的时机来临。

不过太平军此举也白白将消灭清廷最好的时机错过,为了保护新都城,太平军数十万精兵强将留在洛阳周围,如同历史一样,只派了林凤祥、李开芳两人率数万兵马北伐。

尽管太平军北伐的部队仅是一支偏师,只是由于太平军力量比历史上有所增强,这支北伐军的力量也有加强,由二万多人增涨到四万多人,而且不用从南京出发,改为洛阳出发,北伐路程近了很多,清廷如果应对不好,京城依然有被攻占的危险。

三月,南京街头人流如织,这座城池落入复兴军手中已有五月之久,五个月的统治,民心已定,城中不但恢复了原先的繁华,而且更胜从前。

上海出产的棉布、花布、精盐、白糖……外洋过来的西洋参、胡椒、自鸣钟,木料……本地的绸缎、丝鞋……应有尽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来往的人群中男子已经全部留短发,尽管复兴军并没有规定衣着,不过许多人都自觉的抛弃了原本那种代表满人的窄服,有人换成了汉人传统宽衣,有人换成复兴军那种带着立领军服模样的服装……

衣服的颜色也有许多变化,不再是原本那种单色的布料,恒顺纺织厂开发出来的花布受到普通欢迎,其价格低廉到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买得起。

这种花布将土布彻底打垮,土布即没有花布好看,又没有花布便宜,唯一的优点就是更厚,可是论结实度也不会比花布强多少,大家自然会选花布而不选土布。

土布被打垮,引起了不少原本生产土布之人破产,不过,他们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城中正在整修道路,和平洋行已经开始在南京效外圈了大片空地,开始投资办厂,在复兴军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发展的政策后,已经从投资缫丝厂尝过甜头的商人也不甘落后,跟着圈地,其投资已经不再局限于缫丝厂,而是包括了面粉厂、火柴厂、小五金厂等等。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和平洋行所起的引导作用,这些企业在工业化中必不可少,而且投资小,见效快,初期利润丰厚,甚至远超钢铁、轮船、机器厂等重工企业。

和平洋行不是不可以做,之所以愿意让出这块肥肉是因为和平洋行实在没有那个精力兼顾,工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和平洋行一家,需要更多人加入才行,引导更多的人进入工业,才能加快复兴军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

那些企业发展了,对于和平洋行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的许多设备都可以向和平洋行购买,最终与和平洋行形成良性循环。

此时南京城讨论最热烈的却不是哪里又开了一家工厂,而是复兴军即将到来的第一次科考和立国称王一事。

太平天国的建立,对于复兴军上下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刺激,论实力,复兴军比太平军只强不弱,论地盘,太平军只占了一个省,复兴军占了浙江大部,江南半省,也不差太平军,既然太平军可以建国,复兴军为什么不可以?

何况太平军早就有自己的年号,复兴军还用着清妖的年号,以后两军交往,是用太平天国的年号还是用清妖的年号?若用太平天国的年号,复兴军等于平白矮了一截,若用清妖的年号,未免太尴尬。

若没有太平军作比较,大家对于王韶委员长的称呼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可是与太平军一比较,人家那边天王、东西南北王、翼王什么一大堆?而自己这边呢,连个王爷都没有。

立国,一定要立国,即使不立国称王也好,否则堂堂复兴军岂不能凭白比别人矮,这怎么行?从太平军立国的消息传来后,复兴军上下突然掀起了一股立国称帝的旋风,从士兵到各个将领,还有各个委员,强烈支持复兴军立国,委员长即使不称帝,至少也要称王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