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一税制
王韶马上明白顾福昌等人的来意,这些人最担心的是复兴军对生丝的税率吧,税收定的越高,他们的损失自然越大,难怪会这样急匆匆来找自己。
以GDP计算,清朝在以后的几十年都一直会保持第一,直到1895年才会被美国超过,只是比起英法等国来,税收总额却远远不如。
这并不是说百姓负担低,相反,百姓的负担相当重,否则也不会到流民四起,太平军更是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地步。
朝廷的税收低,一方面相比于英法等国,此时中国完全是农业国,其庞大的产值大部分被农民自身消耗,二是落后的税收制度,巨额的税收被庞大官僚阶层一级级剥皮,上缴到中央的税收,不过是实际税收的五六分之一。
满清的税收制度延续明朝,十分粗漏,虽然不象明朝那样商业税到基本没有的地步,实际定的并不高,除了盐、铁专铁外,其余货物分坐税、过税两种。
过税为国家正税,是货物经过各个关口所课之税,分工关和户关。顾名思议,工关隶属于工部,户关隶属于户部,工关所收关税,其实是供皇帝私人所用,清朝一大批皇家建筑如圆明园等修建的费用,一部分就来自于工关,而户关所课之税,才是为国家所用。
过税税率一般在二十税一,竹木则为十税一,道光年间,朝廷一年过税只有五六百万两左右,占田赋十分之一,无论是从税率还是税额,都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