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变故
次日,徐墨澜在家忙完琐事后,照旧在门口看书。
这次不是什么百家文集,而是唐宁出门去干活前神秘兮兮塞给他的一本书页泛黄的小册子,既没有名字也没有落款。之所以徐墨澜看得入神,并非因为唐宁说这是本绝世秘笈,而是小册子上的字。
整本册子都是同一人的笔迹,以草书写就,字体峻拔刚断,浏漓恢廓,体势飞动不拘,极尽云雷变幻之妙。徐墨澜自小投身于书法,不说造诣多深,眼界还是不差的,能写出这等字的人,绝非泛泛之辈。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翻阅之时细细品读,徐墨澜心神动荡。
如今的世道,这种说法尚算能够接受。可反观这本无名册子,显然年代久远,当时写下这些,几可算是离经叛道!
在当时那个兵祸连年的时代,各国争霸,无不是靠武力相争,以暴御暴,绝无止境。而这位无名老人,竟能说出“狂风难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这番话来,可见其见解之独到。
越是往下读,许多视角独特的乖僻言论越是层出不穷,却又偏偏叫人无力反驳,也难怪徐墨澜手不释卷。自翻开书页至此,不知不觉已是晌午,被书中言论深深震撼的徐墨澜回味无穷地放下册子,小心放到里屋枕头下才出门。
西阳县内,在主街道角落的一处小酒摊外,坐着一位身穿麻布短褂、脚蹬草鞋的老人,真巧,就是昨天唐宁昨天错觉认为是高手的老人。
老人好喝米酒,恰好扬州丰田县的丰田米与碧云河名声在外,丰田米粒润泽饱满、香气浓郁,碧云河水则清澈甘洌,酿出来的碧云酒更是口感极佳,自然免不了停下来犒劳一下肚中酒虫。便是扬州当地的世家子弟、富商官爷,也不介意喝上这一壶二十文的廉价米酒。扬州五大县,别的不说,凡是酒楼,必备碧云酒!
这儿靠近县衙,门面好的店家自然不少,可要说酒香醇正,还数这靠近北城门墙角处的小摊子地道。老人显然心情不错,拣张板凳坐下,拍下了一锭纹银:“老板,一碟牛肉一壶碧云,再替我灌上一袋。”
摊主虽说也对这穿着寒酸的老头好生腹诽了一番,但也不能跟银子过不去不是?以貌取人和察言观色一直是这条道上生意人奉行的发财宗旨,老头这身特立独行的打扮自然不入他们法眼,不能怪旁人有眼无珠。笑着攥住了一眼就知分量十足的银子,乐呵呵地跑去灌酒了。
酒袋一般用羊皮制作,不过普通人家为了省钱,多半都用牛皮或者动物的胃缝制,风干后再反复抹油用樟叶揉搓,韧性好气味也不重。一小锭银子约莫五两,买下几斤酒、一碟牛肉,显然赚得不少了。
老人哪管这些身外之物,酒一上桌,便迫不及待地一杯饮尽。还不忘咂咂嘴,再伸手捻起一片牛肉塞进嘴里,嚼得吧唧吧唧作响,惹来身旁无数白眼。身旁这些人属于不知者无畏,若是说出了老人的另一身份,恐怕连拿起酒杯的胆子都没了。
老人名叫左成业。左这个姓氏本就生僻,知名的人物少之又少,所以旁人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那位位居天下第二的“青竹林”首领左清。青竹林名字文雅,但江湖上一直都称呼另一个广为流传的名字——魔教。
很不幸,老人是青竹林的管家。青竹林里面的人物向来很神秘,而身为管家的左成业自然更加少有人知了。魔教教主左清称呼他左叔,魔教其余高手称呼他左老,而他总喜欢自称老管家。
老人不紧不慢地喝酒吃肉,面带欣慰,这一次来到扬州,从南往北打听了一遍,总算有些收获。当然,消息是前几日被灭门的一个帮派掌门死前说出口的,老人不怀疑他会骗自己,若是那人耍花招,了不起让所有与他沾亲带故的人都死绝好了,反正青竹林做事,向来很有原则。
老人微微抬起头,望向不远处的两人,目光浑浊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