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他乡遇故知
这位新任的县太老爷,居然就是卓然一起考中进士的同年,大文豪苏轼苏东坡。他的母亲去世之后,他回家奔丧,没想到孝期满了之后,他到黄龙县来做官来了。
天地当真是太小了,就这样,两个老同学居然凑到了一起。
卓然见到他很开心,瘪着嘴想笑。他马上从苏轼眼中的惊喜和疑惑反应过来了,自己的相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根本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难怪他认不出自己来。
不过刚才听到自己下意识的叫了一句苏轼,他马上把头转过来瞧瞧自己。或许是他从刚才自己的声音听得耳熟,但人又不熟,加之一个捕快,却会直呼知县老爷的名讳,还嬉皮笑脸的,所以才会出现那种古怪的表情。
卓然见到老朋友很开心,赶紧上前满脸堆笑,大大咧咧道:“拜见知县老爷。”
苏轼听这话又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一下卓然。
跟在旁边的武大郎有些不安,因为卓然这句话明显带着一些调侃和套近乎,似乎跟对方是老朋友似的。这让武大郎很是惶恐,这新来的捕快也太不开眼了,你是啥东西,居然想跟知县老爷套近乎?
于是他狠狠的朝卓然瞪了一眼,让他闪开。卓然却没理睬。依旧微笑瞧着苏轼。
苏轼上下瞧瞧着他,越瞧越迷惑,怎么听声音是卓然,可看人根本不是。而且卓然还好端端的在川蜀为官呢,怎么可能跑到这来呢?
卓然被秘密抓捕的事并没有传开,所以连苏轼这位老同学都不知道卓然此刻已经负案在逃。正因为这一点,他觉得自己眼花,又或者眼前这个人说话太像卓然了,声音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于是他微微点头,说道:“你叫什么来着?”
“我叫杨二郎。”
武大郎一听,赶紧跑过来陪着笑说:“老爷,这是咱们县里新进来的。不过也来了一两个月,他拳脚功夫还不错,叫杨二郎,嘿嘿。”
卓然心想,我这些日子没少请你白吃白喝,逛窑子,喝花酒。关键时候还是愿意帮我说话,这就不错了。
苏轼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道:“你有没有兄弟?包括堂兄弟。”
卓然愣了一下,随即马上就知道苏轼怀疑自己跟他认识的卓然是两兄弟或者堂兄弟,所以才有这般声音相像之处。
于是卓然马上说道:“没有,我爹是一脉单传,所以我没有什么堂兄弟,也没有亲兄弟。”
苏轼嗯了一下,点点头说:“你的声音跟我一个故交很像,可惜相貌相差甚远。刚才我差点把你认成他了。”
旁边武大郎听到新来的知县居然是因为这个才跟卓然说话的,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为卓然感到高兴,没想到这小子傻人有傻福,居然有一副好嗓子,跟新来的知县老爷的好友的嗓子是一样的。
其实,人的声音跟指纹一样,都有特定性,用人的声波可以进行统一识别。卓然还暗自有点好笑,如果说苏轼有现代的法医知识,知道人的声音的这个特点的话,他兴许就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自己了。
苏轼迈步走了过去,来到那具骷髅面前,蹲下身仔细观瞧。甚至还拿手过去将头颅翻过来细细观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