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生僻古怪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苏洵虽然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但主要是擅长文章,特别是政论。而诗词歌赋则不是他所长,他也没有什么有名的诗篇流传下来。因此,如果现场让他写上一篇散文或者政论,他绝对欣然应允,滔滔不绝,一挥而就,可是要让他写一首诗,特别是在别人写完前四句的情况下,他往后续上两句,这就相当考究功夫了。
而苏洵年岁已大,越是年纪大的人,就越爱惜名声,他实在有些不敢接招,生怕写的不好,让自己的颜面扫地。这种越老越胆小的心理,使得他异常谨慎。
同时,这种众人瞩目的场合,他希望能够把人前露脸的事给卓然,让卓然去露这个脸,他相信卓然有这个能力。即便他没有这个能力,前面这人写的这首诗,前面四句也不咋滴,大不了一笑了之。
这家酒楼掌柜肯定知道卓然是县里主簿兼县尉,这样级别的gāo • guān当然是要全力维护他的荣耀,如果这两句写得的确不咋地,到时候就找个借口把它刷掉也就算了,总比自己一个外乡人,把两句诗提到上面,又恰好是县尉大人的朋友,掌柜的看在卓然面子上让这两句诗留下来,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所以想到这儿,苏洵立刻谦逊地笑了笑:“这位可是嘉佑二年金榜题名的进士,跟犬子乃是同年,现在是本县的主簿兼县尉,你可听说过?”
此言一出,场中本来有的喧哗之声顿时安静下来。试想,有位大老爷在此饮酒,谁敢胡乱喧哗?
黑脸书生却没什么惊骇之举,只是微笑拱手对卓然道:“请恕在下眼拙,我并非本县人,来看望朋友。却没想能够在此见到县尉老爷,当真是小人的荣幸。”
他扭头瞧了墙上那几句诗句,心中似乎对这四句诗词着实有些满意,正要说话,却打了个酒嗝,又赶紧歉意地用手在面前扇了扇,这才对卓然道:“学生不才,不知道县尉老爷您在这,所以班门弄斧写了这么几句,不知道老爷能否指点一二?学生感激不尽。”
卓然扫了一眼众人,见场上人多伸长脖子往这边瞧,有的是充满敬仰,有的则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好像想看看自己这个进士县尉是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
卓然也是喝的有些大,眯着眼,刚才对方在墙上写的时候,他已经大致心里有数了,不过现在对方直接让自己接招,他有些犹豫。但随即又想,好歹自己是本地的县尉,难道这些人也敢当面嘲笑不成。
当下卓然便站起身,接过了他手中的狼毫道:“那我试着写两句,写得不好,还请伯父您指教。”
苏洵赶紧道:“我等瞻仰大人墨宝。”
卓然走到那面墙前,抬头又把那几句诗读了一遍。
前面这几句写的是:
水净烟闲不染尘,
小山斜卧几枝春。
夜寒香惹一溪云,
粉淡朱轻妆末了。
他眼珠一转,知道这词牌是“浣溪沙”他因为喜欢文学,所以古代诗词背了不少,特别喜欢苏轼,苏轼写了很多也是以浣溪沙为词牌的诗词。
只略一沉吟,便想起了好几首,其中有一些韵脚跟这首不一样,但很快他便锁定了一个韵脚相同的浣溪沙,是写一个少女在春天里荡秋千的可爱形象。
若是把最后两句填进这一首去,到也算得上贴切。因为前面也写了春色,写了少女淡妆。此刻他来不及细想,要让他自己去想,那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还是照搬现成的为好,于是便提笔,把苏轼的这首浣溪沙春情后面的两句加了上去。写的是:
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卓然实际上并不觉得这两句诗有多么了不起,而这两句实际上也没有像苏轼其他的诗词名篇那样流传广泛,但是毕竟是出自大家之手,一看这气度就是不同。写的是少女睡到红日当窗,莺啼户外,依旧沉睡不醒的样子,惟妙惟肖。后面还说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已经到了清明这种让人犯困的时间,这也就与现在的时间对上号了。
卓然写完这两句,将狼毫笔搁在了砚台之上,拱手道:“献丑了。”
黑脸书生等几人面面相觑,瞧着卓然。
黑脸书生皱了皱眉道:“县尉老爷,你的文采也不过如此嘛,虽然这两句着实不俗,却还没有到惊世骇俗的程度,何至于让人对你如此痴迷呢?”
卓然不由心头一动,问道:“谁对我如此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