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 第一章 蜡梅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第一章 蜡梅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更多的时候,植物学书上,还是都用蜡梅。

在我印象里,从古到今留下的文字里,还是写作蜡梅为多。

苏轼、黄庭坚都写有“蜡梅诗”。

黄庭坚在《戏咏蜡梅二首》诗后写道:“京洛间有花,香气似梅,亦五出(五瓣)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也有类似的说法:“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这种花的花瓣外层为黄色,的确有点像蜂蜡,可见写作“蜡梅”,是就其花瓣的颜色与质感说的。

同在宋代的谢翱有一首写“蜡梅”的诗:

冷艳清香受雪知,

雨中谁把蜡为衣?

蜜房做就花枝色,

留得寒蜂宿不归。

这是说蜡梅以蜡为衣,以避雨雪的侵凌。诗人意犹未足,又进一步以“蜜房”来比喻蜡梅枝头的花朵,并说这儿是蜜蜂躲雨避寒的好去处。诗人这一奇思妙想,虽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当也与“蜡梅”这一写法有关。

关于这种寒冬里这种馨香黄花的命名之字,古人还有说道。明朝的《花疏》中写道:

“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拍了蜡梅回家,又看到小区中庭中两树红梅已经满枝蓓蕾,一旦蜡梅隐身,它们就要在春节前后热闹登场了。

还看见,从夏天到秋天再到初冬都不知疲倦在开着喇叭形花朵的洋金花(木本蔓陀罗),差不多掉光了硕大的叶片,质感介于草木之间的茎上,枝上,都已绽发出细小娇嫩的新叶了,如此说来,洋金花就是2010年最早吐芽的园中植物了。

2010、1、16

2011年春节除夕补记:

阳历十二月和一月,成都是蜡梅的天下。今年冬天奇寒,花信来得更晚,二月间,蜡梅才盛开。出点好太阳的时候,人们都奔到东郊的一个新农村样板叫做幸福梅林的地方去喝茶。更多的时候,是种梅的花农,剪了一大枝一大枝的半开的蜡梅进城贩卖。那时候,一座成都城,几乎就是家家梅香了。如此情景,黄庭坚早有诗写在几百年前: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春节时候,我也从街头买了一大枝蜡梅回家,插在一个大磁瓶中,每天夜里,都闻到强烈的香气流动,就知道,那是密密攒集在枝上的花蕾又绽开了。这枝蜡梅真的一多半都是“到家”开放的。我还为这枝蜡梅拍照一张,发在微博上,向大家祝贺新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