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能为而为之
要知道,在狭窄的岛屿上作战,中国陆战队的装备优势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如果进入美军的地下防御工事,就只能完全依靠单兵作战能力,那么在陆地战场上攻城拔寨的地面战平台根本派不上用场。
问题是,不打瓜达尔卡纳尔岛,几乎不大可能。
前面已经提到,如果中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遭到挫败,那么来自政治上的压力将使牧浩洋别无选择。
到了三月底,这种压力已经显现出来了。
要知道,戚凯威早就承诺在三月底、最迟四月初占领伏尔加格勒,可是到了三月底,中国军队只控制了伏尔加格勒的东岸城区。就算陆军已经调整了作战计划,在四月初攻占伏尔加格勒的希望也极为渺茫。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黄瀚林在政治上夸下的海口,恐怕无法兑现了。
在年初的东方同盟集团主要成员国,即由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马来西亚、越南、伊朗、埃及与叙利亚组成的“九国集团”的首脑会议上,黄瀚林就宣称,将在二零五四年底之前击败俄罗斯,因此将在四月份占领伏尔加格勒,打开进军莫斯科的大门,在五月份攻打莫斯科。
虽然离四月底还有一个月,但是黄瀚林不得不做好第二手准备。
这就是,如果没有办法在四月份占领伏尔加格勒,那么海军就得在太平洋战场上为中国挽回面子。
当时,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在决战中消灭美国海军,二是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
三月份,牧浩洋把希望放在了前者上,因为美国海军将在三月底恢复元气,而大陆战场上的紧迫局势,将迫使美国海军发动战略进攻。事实上,也正是这一原因,牧浩洋才没有在这个时候向戚凯威发难,从而让戚凯威的主张在黄瀚林那里得到支持,使魏成龙不得不调整作战部署。
可是,到了四月份,情况发生了变化。
李明阳送来的一份情报,基本上使牧浩洋丧失了与美国海军决战的希望,因为新成立的六支航母战斗群去了切萨皮克湾,预计要到五月中旬才会去巴拿马,要到五月下旬才有可能到达太平洋舰队。
也就是说,美国海军没有打算立即发动战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