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三十八章 猛攻

第三十八章 猛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针对这一点,蒋博文没有让叙军进入约旦境内。

说白了,如果贾比尔站的防线过于坚强,以军肯定会调整作战计划。只有让以军相信能够取得突破,才能让以军继续采纳之前的作战计划,从贾比尔站杀入叙利亚,进入蒋博文设置好的圈套之中。

当然,蒋博文想多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虽然在十六日夜间,巴拉姆的几名参谋就提到,第十五集团军很有可能在约叙边境北面,即苏韦达省西南设置了圈套,之前的作战计划已经没有意义,应该首先拿下安曼,再挥师北上,而且巴拉姆也确实考虑过这个计划,甚至派遣参谋去前线部队了解情况,以便知道有没有可能让主攻部队转向。但是到了十七日凌晨,在得知美国海军航空兵即将参战的消息之后,巴拉姆没再犹豫,仍然坚持原定的作战计划,让主攻部队在十七日上午发动进攻。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巴拉姆犯的最为严重的错误。

部分人甚至认为,如果巴拉姆在十六日夜间调整了作战计划,哪怕只动用一个旅,也有很大的把握在十七日拿下安曼,消除大后方的威胁,而这对正面进攻的影响并不大,好处却极为明显。在这些人看来,如果巴拉姆这么做了,以军就算进攻遭遇挫折,也能退守约叙边境线,守住右翼战线。

当然,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就算以军在十七日拿下了安曼,也不可能避免右翼遭到包抄的结局,因为这些挺以份子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

从传统战术来看,安曼确实具有非常大的军事价值,因为这里是约旦境内的交通枢纽中心,贯穿约旦的铁路线与公路线中,四分之三都得经过安曼,另外四分之一也得从安曼附近通过,所以控制了安曼,等于控制了约旦境内的交通大动脉。问题是,中国军队已经用行动证明,地面交通线不再是进攻的脉络,在有必要的时候,中国陆军有能力打一场不依靠交通线的地面战争。

要知道,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空军已经装备了数百架大型电动运输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