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五章 军事冒险

第五章 军事冒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正是如此,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卷土重来,通过利用戈兰高地问题拉拢叙利亚,削弱中国对叙利亚的影响。

在四方的意见都不统一的情况下,调解工作自然难以收到成效。

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紧张谈判,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只达成了一个象征性协议,即不再扩大军事动员范围。

因为三个国家已经下达了全面动员令,所以这个协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只要动员还在进行,战争就无法避免。

到当天下午,牧浩洋已经向黎平寇提交了第七份军事形势分析报告。

按照牧浩洋的分析,如果战争无法避免,以色列将首先发起进攻,而且把重点放在西奈半岛方向上,争取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打垮已经进入西奈半岛的埃及地面部队。在此期间,以军在戈兰高地上将以防守为主,抵御叙利亚发动的进攻。等到西奈半岛的战斗结束,以军将挥师北上。

因为变化因素太多,所以牧浩洋没有给出最后的结论。

事实上,在战争爆发前,谁也说不准会打成什么样子。

别的不说,埃及的主力部队就不在西奈半岛,而是在苏伊士运河西岸。按照四十多年前埃及与以色列签署的和平协议,埃及不得在西奈半岛部署进攻性军事力量,只是象征性的部署了一支用于维持治安的军事警察部队。如此一来,即便以色列主动发起进攻,也不见得能够迅速打垮埃及军队,最多只是扩大了战略纵深,给埃及军队制造了麻烦。因为苏伊士运河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所以即便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也无法抽调主力北上,仍然得盯住运河对岸的埃及军队。结果就是,在戈兰高地方向上,以军很难取得兵力优势,甚至难以取得主动权。如果以色列空军无法夺取制空权,并且在战争爆发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打垮埃及与叙利亚空军,就算埃及地面部队没能渡过苏伊士运河,也能够通过空中打击,支援叙利亚在戈兰高地上的作战行动。只要戈兰高地失守,以色列就将进入内线作战,而其狭小的国土面积,根本不足以抵挡叙利亚大军。

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戈兰高地争夺战将决定以色列的存亡。

根据这个结论,牧浩洋做出了另外一个推断,即埃及与叙利亚主动发起进攻,而且埃及军队成功渡过了苏伊士运河,牵制住了以色列陆军的主力军团,那么一周之内,以色列就将亡国。

这个推断,间接证明了牧浩洋的分析,即以色列将主动发起进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