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迈向战争
有趣的是,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废旧电子产品出口国!
二零三零年,中国的网民超过九亿,商用计算机市场超过五十亿台,每年销售的家用计算机高达十四亿台。如果算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化家用电器的话,中国市场上每年销售的家用电子产品多达四十亿台。
结果就是,中国每年报废的家用电子产品在二十五亿到三十亿台之间。
这些报废的电子产品中,只有极少数流入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巴基斯坦等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周边国家,其中部分在翻新后以二手货进行销售,剩下的全部回收利用。在中国出口的废旧电子产品中,超过百分之八十流入日本。仅此一项,每年的贸易额就在一千五百亿美元左右。在二零三三年,废旧电子产品占到了中国对日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六十,为最大出口货物。事实上,在流入其他国家的废旧电子产品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以转手的方式卖给了日本。
当时,日本进口的废旧电子产品中,百分之六十来自中国!
虽然没有确切统计数据,但是根据商务部提交的一份评估报告,从这些废旧电子产品中回收的稀有金属,至少占到了日本国内工业生产所需的百分之二十四,比日本直接进口的稀土资源还高出了十个百分点。
如果算上出口到日本的废旧特种钢材,所占比例还要提高几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日本的命脉。
这也正是中国手里的王牌。
只要出台禁运政策,禁止向日本出售含有稀有金属的废旧产品,日本经济将在半年之内陷入绝境。
也许,根本要不了半年。
在日本,从事废旧产品回收工作的工人高达八百四十万,只要中国开始禁运,其中百分之六十将立即失业。
虽然对中国来说,禁运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中国,也有大约四百万劳动者从事废旧产品贸易工作,禁运将使大约一百二十万劳动者失业,但是从影响上看,中国付出的代价比日本低得多。要知道,一百二十万劳动者,仅占中国劳动力总量的百分之零点三,而日本的这个比例是百分之十二。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应对办法。
废旧电子产品不卖给日本,可以卖给周边国家。即便禁运政策也会波及到周边国家的转手贸易,但是至少能够促进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让缅甸这类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穷国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还有好处。
由此可见,战略禁运,就是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一点,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情形非常类似。当时日本需要来自美国的石油与废钢铁,而美国却要日本尊重中国的主权,结果通过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售石油与废钢铁,迫使日本铤而走险,亲手挑起了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最终在战场上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