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反导拦截
印度的反击矛头没有对准中国本土,而是对准了进入孟加拉湾的舰队。
反导作战还没结束,两艘巡洋舰肩负起了重担。
与此同时,其他六艘战舰也进入了反导、防核作战程序。
护卫舰的问题不大,主要就是收回反潜直升机,然后关闭所有通道,启动增压设施,使战舰内部的气压高于外界,阻止有害物质进入战舰内部。即便核弹头在舰队上空引爆,护卫舰也有可能生还。
航母的准备工作麻烦一些,除了收回反潜直升机,还得让防空战斗机撤离,然后关闭所有通道,特别是飞机升降机与dàn • yào升降机。因为航母的内部空间更大,所以还要关闭所有水密舱。
如果不能击落来袭的弹道导弹,就得面临核打击。
在核打击中,最大的破坏不是来自核辐射,而是核爆炸后产生的巨浪,以及更加猛烈的冲击波。
因此,八艘战舰都在进行疏散规避,尽量远离导弹的弹着点。
只是,这些措施都无法确保万无一失,因为战舰的航行速度只有三十节,而两枚弹道导弹将在五分钟内落下。
在此期间,战舰最多航行二点五海里,仍然在核弹头的打击范围之内。
要想万无一失,必须击落两枚导弹,而且得摧毁导弹上的核弹头。
十一点十八分,“北京”号与“上海”号各发she两枚HQ-20反导导弹。
半分钟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两艘战舰又各发she两枚反导导弹。
用八枚反导导弹对付两枚“烈火1”型,理论上命中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基本上能够确保击落弹道导弹。
只是,在什么时候击落弹道导弹,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在舰队上空,恐怕就太晚了。因为“烈火1”型很有可能采用空爆模式,不一定要在理想高度上引爆。更重要的是,导弹上肯定配备了核弹头,如果弹头碎片砸下来,对战舰也有威胁。
为此,在反导作战时,两艘战舰各有分工。
“北京”号在西面,负责拦截前方的那枚导弹,“上海”号则负责拦截后面的导弹。因此在拦截的时候,“北京”号将通过战舰间的数据链,同时引导两艘战舰在第一轮发射的四枚HQ-20。
作为专业的反导导弹,HQ-20采用了与“标准3”类似的撞击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