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前哨
黄峙博甚至承诺,在二零二五年之前提供一个中队的J-20。
虽然巴基斯坦并不需要重型制空战斗机,针对巴基斯坦空军的作战需求,在J-22的基础上研制一种中型制空战斗机更加现实,但是J-20的到来,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也更能鼓舞巴基斯坦的士气。
要知道,全世界范围之内,只有J-20在实战中证明能与F-22对抗。
既然印度计划用F-22I取代Su-30MKI,巴基斯坦就需要J-20,即便只有十二架,也能形成有效的对抗力量。
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军备项目几乎都是无偿援助。
协议兑现后,巴基斯坦空军将在二零二七年之前拥有十二架J-20、七十二架FC-30、九十六架FC-25与二百四十架FC-20,战斗机群总规模达到四百二十架,此外还有两架战略预警机、四架战略电子侦察机、八架战术预警机、四架战术电子侦察机、二十四架战术预警机与近百架直升机。
从规模上讲,巴基斯坦空军仍然比印度空军差了很大一截。
到二零二七年,印度空军至少拥有有七十二架F-22I、一百六十架F-35I、一百二十架Su-30MKI、一百六十架LCA、以及二百四十架其他种类的战斗机,机群总规模超过七百五十架。
在战斗机的质量上,巴基斯坦空军拥有明显优势。
F-22I是针对印度的出口型号,总体作战能力相当于第二批次的F-22A,比J-20差了很大一截。F-35I也是针对印度的出口型号,即在F-35A的基础上简化了电子设备,更加侧重于对地打击。Su-30MKI的综合作战能力,最多与J-11B旗鼓相当,根本无法与FC-25相提并论。至于LCA、Mig-20、“幻影”2000、Mig-27与“美洲狮”等战斗机,综合作战能力都远不及FC-20。
相对而言,印度空军的最大问题在后勤保障上。
把F-16C/D淘汰之后,巴基斯坦空军实现了全面中国化,后勤保障压力大大减轻,保障效率大幅度提高。印度空军却没有这么幸运,在引进F-22I与F-35I之后,总共有来自五个国家与地区的八种战斗机,需要建立五套后勤保障系统,保障效率非常低,部队的作战效率也就高不到哪里去。
和平时期如此,战争时期更是如此。
战争爆发后,印度很难从正常渠道获得足够的保障资源,能否确保所有战斗机顺利升空作战都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