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金狗
要知道,中国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与稀有金属出口国。
作为战略资源,稀土矿与稀有金属具有非常重大的军事用途,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与稀土沾边。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都在从中国购买稀土。说得不好听一点,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与东海战争中,美韩联军与日本使用的武器装备上,绝大部分电子设备里的稀有金属都是从中国购买的。
对于没有稀土资源的国家来说,中国的稀土更加宝贵。
拿日本来说,日本各大企业早就订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不管在什么时候,储备的稀土资源都要满足二十年以上的正常消耗。二零一零年之前,日本每年都从中国购买远超过工业需求的稀土矿与稀有金属,绝大部分作为战略储备加以储存,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工业生产。
早在二零一零年,中国就想整合稀土行业。
只是努力没有收到多少成效,还惹上了不少麻烦,比如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政府干预市场为由,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稀土开采过于混乱,很难集中管理。
要知道,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稀土储备国,拥有仅次于中国的储量,却在二十世纪六零年代之后成为稀土进口国。美国能够把自己的稀土封存起来,先用别人的,主要就是稀土矿集中在几家大型企业手里,而这些企业以市场经营为由,关闭了主要矿山,美国政府却不用为此承担责任。
对中国来说,要想关闭矿山,要么政府出面、要么对稀土开采业进行整合。
前者肯定行不通,因为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
采用后一种办法,还得避免国营企业介入,因为这也被认为是政府干预。
在保护稀土资源上,隆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年内,隆盛并购了国内三分之一的稀土开采企业,封存了数十座矿山。算上其他与政府密切合作的民营资源开采企业,到二零一九年底,已有三分之二的国内稀土矿封存。
供应量减少,稀土资源的市场价格迅速攀升。
到二零一九年底,稀土矿与稀有金属的价格已经是二零一四年的二十七倍,而且还在持续上涨,预计在二零二五年左右达到顶峰。
更重要的是,中国封存稀土矿,迫使美国开始开采稀土资源。
在“美国产”稀土矿与稀有金属的买家中,肯定有中国企业。
当然,这些是政府与企业的大战略,也是资源领域的大战略,与丁兆民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毫无关系。
在朝鲜工作一年后,丁兆民接到了一个极为独特的任务。
因为在此之前,他在地质研究院工作了十一年,所以成为了与军方进行秘密合作的理想人选。
这个任务就是:在朝鲜寻找黄金。
与稀有金属相比,黄金的战略价值更加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