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轰炸进行时
在双方都无法准确掌握交战空域情况的时候,前进夺取制空权的把握并不大,而且无法及时探测到防空战斗机,也就无法知道防空战斗机将从哪个方向上进入,所以必须为轰炸机提供直接掩护。
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采用了直掩战术。
从具体实施方式来看,直掩护航战术又按照轰炸机群与护航战斗机群的相互位置分成了两钟。
一是轰炸机群滞后一段距离,二是轰炸机群在护航战斗机群下方。
前者,可以说是修改后的前进护航战术,前提条件是,轰炸机使用防区外dàn • yào,投弹区域远离敌方防空战斗机。
后者,可以看成是现代版的直掩护航战术。
让轰炸机群低空进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缩短被敌方预警机探测到的距离,而高空飞行的护航战斗机肯定会首先进入敌方预警机的探测区域,首先遭到拦截,从而缠住敌方的防空战斗机。
两种战术到底该怎么使用,得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
这次,海航采用的是后一种战术。
虽然新型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在五百公里左右,即便全程超低空突防也有二百五十公里左右,均超过了远程防空导弹的最大射程,但是比起防空战斗机、特别是F-22A的作战半径,这个射程仍然不够远。
H-6X必须靠得足够近,才能发射反舰导弹。
要逼近目标,就得从超低空突防。虽然从理论上讲,采用跟进战术也能达到目的,但是考虑到双方战斗机的性能差距,留给H-6X发起攻击的时间窗口肯定非常短暂,护航战斗机不可能夺得制空权。
这样一来,就需要轰炸机及时到达,及时发起攻击。
显然,轰炸机必须紧随护航战斗机,而不是让护航战斗机去夺取制空权。
当时,H-6X机群就在护航战斗机下方,飞行高度离海面仅有一百五十米,大概滞后了五十公里。
这个距离不算大,毕竟护航战斗机也需要作战空间。
发现护航战斗机之后,十二架F-22A立即分成三个小队,率先投入战斗。
只是,这点兵力,显然不足以拦截全部战斗机,更别说跟进的轰炸机了。
所幸的是,紧急起飞的三个F-22A中队已经到达第三护卫群附近,而且收到了E-3G的召唤,正在全速赶往拦截空域。
只是,此时的情况对日本空中自卫队也不太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