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八府调兵
两名官差走上前来一一验看,这才道:“在此等候,我们去通报。”说着转身进了门。不多时,由角门出来一人,正是早晨当值的捕头。捕头出了门向着锦袍胖子招招手道:“都进来吧。”
看着这一切,赵永年更是心如死灰。那个左都御史张大人接了状纸许久不见动静,却在酒楼定了宴席吃喝。如此昏官能办什么正事?
又过了近半个时辰,那些送酒菜的都出门走了,赵保正浑身像是被抽干了一般一跤坐到地上,直愣愣望着衙门的朱漆大门不言不语,两个乡民连忙起身过来相扶。
正在此时,长街上远处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百姓惊慌躲避唯恐池鱼之祸。来的是五骑战马,马上之人均是将官打扮,一个个顶盔盔贯甲威武非常。这五骑奔至衙门口齐齐勒马提缰一字排开,等到这五名将官翻鞍下马却没别的动作,竟是就站在街上像是在等什么人。
要等的人来了,仍是军官摸样,人数却是三人三骑。一般无二的纵马奔来,一般无二的下马等候。
这时衙门的朱漆大门开了,捕头出了门对着街上的八名武官喝道:“奉张大人之命请各位将军入内叙话。”
听到捕头的话,赵永年的眼中有了神采。
那捕头等众武官进了衙门,便即吩咐衙差将众武官的战马牵到了大门一侧的拴马桩将战马栓了。
“赵保正,你不是要见张大人吗?跟我来吧。”说着自顾转身进了大门。
赵永年慌忙站起身,刚要挪步却想起了什么,急匆匆弯腰拍打身上的尘土,两个乡民也过来帮忙。本就是土布的衣袍,一时间拍打的尘土飞扬。
进了朱漆大门,入眼处是诺大的天井,一条石板路直通衙门正堂。此刻就在这石板路上摆了三桌酒席,初始进门的八位将官正在门廊下站着。
远远望去,一人赤红衣袍背身立在正堂门前,离着远了却看不清是何许人。
八名将官依次通名报姓:“怀庆府千户张殿臣听候大人吩咐。”“彭德府千户杨德志听候大人吩咐。”“顺德府千户耿威听候大人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