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类人 > 十四、类人之潮

十四、类人之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资料(2002年1月26日《科学世界》文章)

弦论是20世纪末席卷理论物理界的一场大风暴。它的威力之强和性质之奇是前所未有的。相信弦论的人将其视为最终理论,认定它能涵盖所有基本物理现像。

20世纪物理学有两大基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量子力学处理微观世界的现像,在这个架构下,基本粒子是没有大小的点粒子,其性质和行为都可以用量子力学方程式来精确描述。到目前为止,无数的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之间还没有发现抵触。基本粒子之间主要是电磁力、弱力和强力,所以,量子力学构造足以应付这三种力的作用。

至于宇宙中最后一种力引力,就要依靠相对论来描述。爱因斯坦认为时空是动态的,会受到物质的影响而弯曲。爱因斯坦方程式就是指明物质分布和时空曲率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物理现像基本上可以收纳到上述两种理论架构中。微观粒子质量小,可以忽略重力/曲率效应;巨观物体则可以忽略量子效应。20世纪物理学之所以能创造出这样的繁荣局面,就是因为两种理论能够互补。但两者之间也有深刻的矛盾,简略地讲,广义相对论违反了量子论的测不准原理(所谓上帝不掷骰子)。所以,总得对两者加以修正,使其成为一门统一的量子重力论。

目前最被看好的量子重力论就是弦论。它的基本假设是:一切基本粒子其实都是一段类似弦的物体,它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弦有各种各样的振动模式,每一种模式代表一种粒子,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引力波的引力子也是振动模式之一。进一步的数学推导可以证明,电磁力、强力、弱力都可以纳入弦论中。

近年来的发展显示,它确实是一个没有内在矛盾的量子重力论,这就是它热翻天的原因。但由于无法以实验证实,弦论要想成功,就必须把宇宙的一切都算出来。不过这里有一些不大为公众接受的地方,比如,它要求宇宙的时空维度必须是10维,否则就有不可克服的数学矛盾,但多出来的6个维度在哪里?弦论还没有把这一点讲得让人信服。

到底弦论能否成为物理学的最终理论,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十四、类人之潮

司马林达很快熟悉了他的新居。这不是他曾经生活过的、曾经习惯过的平坦空间,这里畸变扭曲,是芯片的迷宫,是无数线束组成的网络。进入这个世界之后,他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世上本没有绝对的自由,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类不能离开空气那么它就是被囚在空气的管道里;人类不能看见紫外和红外光谱,听不见次声波和超声波那么它就是被囚于可见光和声波的管道里。借助于科学,人类对上述囚禁达到了一定的超越,但还有一个最大的无法超越的囚笼呢他们只能理解低等智力所能理解的科学,那么他们就是被囚于低等智力的管道内。

在失去了人的实体后,司马林达曾感到怅然,此后他只能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存在,他是一个虚体而不是一个实体。但他快他就想开了,实体是什么?当一个人观看实实在在的景物时,不过是景物反射的光波(电磁波的一部分)进入瞳孔,再变成送往大脑的电子脉冲;当一个人抚摸实实在在的爱人luǒ • tǐ时,实质上只是皮肤的原子通过核外电子层互相作用,再变成送往大脑的电子脉冲。宇宙中有四种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和引力,而在人类生活这个尺度内,一切活动(吃喝排泄、zuò • ài、生育、杀戳、劳动)归根结蒂是电磁力的作用,都是电子信息而已。

那么,他如今生存的这个电子信息世界,正是实体的深层次提炼。

这个世界没有了凡人的欲望,没有烦恼、痛苦和卑鄙。这里只有思考的快乐,思考文明发展的终极目的,思考宇宙的终极规律。对于这些问题,人类中极少数哲人作过无望的探索,而对于超智力体,思考和探索是唯一的生存目的。这个超智力体在进行自己的思考时,也从没忘记向人类提供服务(人类所需要的低级服务),因为,超智力体毕竟是人类创造的,而且至今寄生在人类社会这棵大树上。

司马林达已经溶入超智力体,或曰上帝了。但他知道自己的溶入还不彻底,那个司马林达个体的表面张力还多少存在。他不能忘情于司马林达的爱憎。

林达常通过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去寻找故人,收集他们的信息。他曾回到瑞士父母家,去听听(通过电脑的语音输入)他们是否已从儿子死亡的悲伤中解脱出来;他曾回到乔乔家,去看看(通过电脑的摄录镜头)

她是否已有了新欢;他想找到放蜂人,重听一遍放蜂人朴实而蕴含哲理的谈话。不过,放蜂人那儿没有互联网络,无法找到他。

就在寻找放蜂人的期间,他新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原来,电子幽灵的世界并不限于互联网络(局域网、通讯线路等)。在遍布全球的电力线路(强电网络)中,他同样可以如鱼得水。这里流动着50赫兹的交流电,但高于50赫兹的高频信号也可以与其共存,并行不悖。自从学会了在电力网络中生存,他就更为自由了,只要愿意,他可以在秒内周游世界,到达xī • zàng大峡谷、乌干达的农村、纽约唐人街的店铺和枣林峪张树林的简易帐蓬内。

不过他发现了几处无法进入的绝地,家乡附近的2号工厂就是一处。在这儿,互联网络的末稍只能通到工厂的外围,电力线路当然是通入厂区的,但在工厂边界装有高效的滤波装置,只允许50赫兹的低频电流在线路中自由流动,高频信号被滤掉了。

他知道这儿是世界上防卫最严密的地方,电力线路的滤波是为了防止内部电脑网络的信息借其外逸。这个可恶的装置阻断了他的进路。不过他想总会找出冲破屏障的办法,毕竟,这种滤波装置只是低等智力的发明,它不可能限制超智力体的自由。

海狸建造的堤坝能阻挡人类的巨轮吗?

矿山的日出比别处要晚一些。公鸡打鸣很久了,天光已经放亮,太阳才慢慢从东山头爬上来。山腰的皂角树沐浴在朝霞里。从矿洞伸出的轨道沿着山腰的等高线延伸到选矿车间,几辆黑色的矿斗车撂在轨道上。

这个矿山早已荒废,车间只剩下框架。从选矿车间往下,是一条不太宽的山溪,溪底铺满了白色的鹅卵石,清彻的山泉在鹅卵石的缝隙中淙淙流过。一条公路穿过小溪通向远方,由于年久失修,已变得坎坷不平。

宇何剑鸣在溪水中洗了脸,对着朝霞活动手脚。他身上的伤口已经平复,但心头上的伤还未痊愈,它结了疤,还没长出新肉。

这个铁矿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那是个失去理性的时代。经过匆匆的勘探,断言这里有丰富的矿藏,于是匆匆建立了矿山。不久,掘进几百米的矿洞与一个老矿洞相遇,原来古人(可能是汉朝人)已在这儿开过矿,把主矿脉挖净了。老矿洞中还残留着锈迹斑斑的锤头,和在污水中浸泡得发红的锤把。时间的隔离常常造成双向的谜团:汉朝的矿工肯定对20世纪的风镐、钻机、重力和磁力探矿仪充满神秘感。而20世纪的人们对过去也充满好奇:在那个朝代,没有仪器、风镐、钻机和炸药,他们是如何从重重叠叠的深山中找到矿脉,又是如何把坚硬的铁矿石开采出来?

这个矿山废弃后,矿工和工程师们早已星散,只有极少数人留下来,他们的后代变成地道的山民。他们种地,喂牲畜,利用宽敞的废厂房种植木耳。宇何剑鸣和齐洪德刚离开何家之后,找到了这个理想的隐居之地:既与世隔绝,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有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和电脑。房东姓柴,是这儿的小能人,屋里有一个作坊,为乡亲们修理机械和电器。两人正是看中了这个作坊,便用高价把这儿租下来,老柴全家另找地方安置。他们告诉老柴,宇何剑鸣遭遇了车祸,未婚妻死了,现在他想在这块世外之地养好心灵的伤口。老柴很同情他,常常过来闲聊一会儿,送一些青菜、粮食和山上的野物。

两人在这儿住了两个月,其间只出去过三次,两次是去南阳购买所需的电器元件,一次是秘密会见何不疑,因为在计划制订时还需了解一些2号的细节。经过多次的反复,盗火II计划终于成熟了。

剑鸣原想亲自去执行这个计划,他想看看自已的生身之地,想以自己的行动弥补良心上的亏欠。但德刚说服了他,首先是他脸上的伤口太剌目,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再者,作为B型人,他干这事太危险。而德刚呢,即使被抓住,也只是一场牢狱之灾。

前天,德刚离开这儿远赴泰国,盗火II计划正式启动。他从泰国回来后又去了2号,计划能否成功,今天就要看到结果了。

剑鸣留在家中,似乎比执行者更紧张。夜里他睡不好觉,一遍一遍在心中模拟德刚的行动细节。这些细节他们早已预演上百遍了,但是谁知道现场会出什么意外呢。今天上午他没有任何事情可干,这使时间十分难熬。

他坐在河边的卧牛石上,一动不动,目光滑进了了时间隧道。他看见如仪穿着泳衣在水里嬉戏,又偷偷溜到身后,抱住他的脖颈,柔软的胸脯顶在他背上他看见RB雅君赤裸着身体从水中走上来,平静地摊开双手说:我被气化了,可是你看我的指纹是假的么?他想起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南召猿人发现地,几十万年前,很多毛未褪尽的猿人就在这河谷里打渔、追猎、用削尖的木棍播种粟子。他们生活得很辛苦,很艰难,那时他们大概还没有如今人类的自大狂,动辄把自己摆在所有生灵的顶端吧。

有人从山溪的石头上蹦蹦跳跳走过来,是老柴。山里人眼尖,他老远就看见剑鸣,高声招呼:剑鸣兄弟,起得早哇。

剑鸣也向他问了好,问他干啥去了,他走过来,挨着剑鸣坐下,说:去对山采些地曲连儿,喏,就是这玩意儿,他从布口袋里抓出一把黑乎乎的菌类,拾掇好我给你送一点儿,很好吃的。德刚兄弟呢?

出去办事,今天能回来吧。

老柴自得地说:看这山里水多净,空气多好。多在这儿住一段,啥烦恼都忘啦。

他的安慰反倒勾起剑鸣的痛苦,他知道老柴是好意,含糊地嗯了一声。老柴忽然长叹一声,推翻了自己的话:其实这儿的水不好啊。你看这么大一个废矿山,几百间空房,只住了十几户人家。为啥?都叫这山水赶跑了。用山里人的话说,山水太暴;用工程师的话说,山水中有有害元素。老人都说,这儿的住家只能延续5代,就绝了,然后山下人再来填这个空档儿。有时我真想立马离开这个鬼地方。

真的?

可不咋的!你没见这儿的傻孩子多,见人一脸笑,就是这山水害的。

剑鸣很吃惊,他没有想到在22世纪居然有人甘心忍受这样的生活环境。他说,你们得想办法呀,要不把水样送出去,我帮你找人化验。老柴摇摇头说,这儿太荒僻,就住球这几个毛人,值不得花钱改造水源。政府一直在动员我们搬走,可搬走有点舍不得。以后再说吧。他忽然转了话题:听说山外边家家都使着类人仆人,你家用没用?

剑鸣的脸色立即沉下来,这恰恰是他最不愿意接触的话题。他勉强答道:没有。类人大多使用在公共服务部门,能使用类人的家庭还是少数。

剑鸣兄弟,有一点我抵死也弄不明白,咋把原子摆弄摆弄就能变成类人?我前些时到南阳,火车站售票的就是类人,和真人完全一样!活灵活现的真人!他们说这些类人就是在西峡的2号工厂里生产的,是把泥巴、空气、水送到机器里,用激光钳日弄日弄,就变成了人的这到底是咋变的?他央求道,兄弟,这个疑问我膺记得可久远啦,问过几十个人,没一人能给我讲清。我看你是学问人,能不能用最明白的话把这事说清楚?

他殷切地看着剑鸣。剑鸣不愿谈这个话题,不愿撕开刚刚结疤的伤口。但他却不过老柴的诚意。老柴是个好人,心地良善,为人宽厚,他不想让他失望。剑鸣思索一会儿,说:我试试吧。他在河床上捡了十几粒石子,在卧牛石上摆出一个字,这是什么?

是我的姓,老柴的柴呀。

现在我去掉几粒白石子,换成黑石子,它的含意变了吗?

老柴嘿嘿笑着:没变。那跟颜色没关嘛。

现在我拿掉几粒石子,含意变了吗?

缺了点笔划,还能看出是个柴字。

再拿走几个呢?

老柴认真看着:勉强还能看得出吧。

再拿走几个呢?

老柴摇摇头:不行啦,缺笔划太多,看不出来了。

剑鸣总结道:这就对了,你看,普普通通的石子按一定模式排列起来,就能产生一种新的意义,超过了死石子的本身。而且它和石子的大小、颜色等性质无关,只和排列模式有关。人造生命也是这样,用普通的原子按一定模式排列起来,就能产生活的生命,超越了死物质的局限。我不知道说请了没有。

老柴不转眼地盯着缺笔少划的柴字,忽然大彻大悟:对,魔式!魔式!这就像过去道士画符咒一样,只要按一定的魔式划出来,就有魔力啦,有法术啦。老辈人说,苍颉造字,鬼神都吓哭了。为啥?就是横竖撇捺拼起来,就成了魔式。他喜孜孜地说,剑鸣兄弟,多亏你啦,多少年弄不懂的事,你给弄清了。

剑鸣暗暗苦笑,这就算懂了?他没想到自己说的模式被偷换成魔式,又和道士的符咒扯到一块儿。但往深处想,他也释然了。尽管他和老柴是站在不同的知识基础上理解这件事,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因为他们都承认了基本的一点:复杂的缔合模式(魔式、符咒)是比物质高一层面的东西。他微笑道:对,就是这个意思。你的脑瓜很灵光。

老柴乐哈哈地走了。

剑鸣仍坐在卧牛石上不动。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在这条从南召猿人流淌至今的山溪旁,他的思想忽然有了顿悟,能以新的高度看待盗火II计划。他们当然要努力完成这个计划,但这里已没有了报复的欲望,没有了多日以来在心中按捺不住的愤懑之情,也忘记了自己的类人身份。自然人和类人都是因同一种缔合模式而超越物质的生命体,两者之间被错误地划了一道界限,现在他们要把它抹平。如此而已。

将近中午12点时,他离开山溪回家,就在这时他接到了德刚的电话:我已经出来了。很顺利,我正在往家赶。他被巨大的喜悦漫住了。一切顺利,德刚是好样的!

下午三点,他听到了汽车声,德刚急急走进院子,两人在门口拥抱在一起。成功了?他问。德刚兴奋地说:依我看是成功了。各个步骤进行得很顺利,指令发到激光钳那儿后没被察觉,至少在我离开2号前没有被察觉。

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对。

他们准备在三天后去购买一名刚出厂的类人婴儿,放这儿抚养,两个月后确认其具有自然指纹。那时,这种具有自然指纹的婴儿该是数以万计了!他们将把消息捅给新闻界,然后笑看那道堤防的溃散。两人笑着击掌:成功在望!

成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