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考验
莫非心里疑惑道,不过细细一想,之前朱由校还是皇长孙的时候,这魏朝也伺候在身边,站在自己一边把对于自己不利的折子给扣了下来仿佛也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这个时候他是在帮自己?心里思索片刻,莫非道:“递上来吧。”
魏朝把折子递了上去,莫非也就一一翻看,实际上几本折子内容也差不多,就是数落自己身为太子言行不端之类的。
折子一一看完,在看看上折子人的名字,黄立极、姚宗文、张修德等等。
莫非合上折子,抬头问道:“那么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之前这朱由校遇到问题就率先问自己,魏朝也已经习惯,然而这次却不一样,皇上让自己把奏折带来,可没有让自己多嘴的意思。而这慈庆宫里面到底有多少耳目谁也说不清,若是自己贸然开口,很有可能让皇上龙颜大怒,到时候吃不完兜着走的可是自己,自己好不容易才混到如今这个地位岂不是毁于一旦?
可要是他问自己若是不说的话,这也太反常,会让他怀疑,心里盘算片刻,魏朝道:“太子殿下虽然打了崔文生两人,可皇上已经下旨处罚,这些人却依旧抓着不放做事可恶,下官以为要严惩!”
说罢,略微有些心虚的魏朝抬起眼皮瞟了一眼自己面前的莫非。
映入眼帘却是莫非眉头一皱,这让魏朝心里一惊,难道说这太子殿下觉察到了什么?
莫非此刻心里的确有几分疑惑,疑惑的时候也就习惯一皱眉。
疑惑的是魏朝所谓的严惩,总觉得有些不对。
为什么不对?
很简单,魏朝伺候在王安身边多年,能在这后宫之中得到王安赏识,混得风生水起可不是靠匹夫之勇,那还是得要脑子才行,自己现在不过是个太子,根本就没权处置这些人,在宫中混了这么多年的魏朝难道不知道?
既然知道的话,他为何如此说?那么很有可能便是他害怕,不得不如此。
而让他害怕的这宫中大概也没几位,其中一位便是当今的皇上朱常洛。
换句话说,这些折子不是他魏朝扣下来的,完全可能是朱常洛让他故意拿给自己看的,目的也即是想看看知道有人在背后参自己的时候自己的态度,颇有试探之意啊。
想到这些,莫非心里顿时透亮,拿着手里的折子起身,直接交到了魏朝手里,叹口气,道:“忠言啊,特别是这位礼部侍郎黄立极黄大人,言辞虽然犀利,可忠言逆耳,本宫也是知道的。”
接着看向了刘时敏,道:“去准备几份礼物,给这些大人们一一送去,就说他们所谏之言本宫知道了,父皇命本宫闭门思过,这些天本宫定多读圣贤之书,反思自己的鲁莽之举,也请诸位大人多多监督,以正举止言行。”
说完这些,莫非都觉得自己真是假得不得了,明明心里不高兴,还得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来。
至于这送礼,表面上是感谢,实际上还有几分警告的意思,换句话说:你们在背后说本宫的坏话,本宫可都知道了。
刘时敏答应道:“是。”
魏朝感觉自己好像听错了一样,问道:“那这些折子?”
莫非道:“不可扣留,如实上奏。”
“是!”
魏朝答道,接着行礼道:“下官告退!”
“慢着!”
莫非叫住了他,道:“对了,熊廷弼这人你可知道?”
魏朝道:“知道!”
莫非道:“他现在可否还是坐镇辽东?”
朱常洛驾崩之后朱由校登基,因有人构陷熊廷弼,他被朱由校革职,换成了袁应泰,结果最后沈阳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自杀。
现在朱常洛不会死,自己也依旧是太子之身,那么熊廷弼应该也不会被革职才对。
莫非如此一问,也就是想要确定一下。
没想到魏朝却一脸的犹豫之色。
莫非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连忙问道:“难道熊廷弼已经被革职调离了辽东?”
魏朝道:“这倒还没有,不过……据下官所知,朝中不少人都上折子弹劾熊廷弼,但这些事情都发生两月之前,当时先帝在位,下官并未在司礼监任职,具体情况还需要在打听一下。”
莫非道:“速速打听,尽快回话。”、
魏朝答应道:“是,下官立刻去打听,下官告退。”
等魏朝离开之后,莫非朝椅子背后一靠,事情发展远远出乎了自己想象,原本还以为熊廷弼是被朱由校给革职的,现在事情居然好像提前了。
若由袁应泰替换熊廷弼镇守沈阳、辽阳,结果很可能依旧是沈阳、辽阳相聚被攻破,袁应泰最后自杀。
那自己明明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仍由事情发生?那自己穿越来到这明朝,目的难道仅仅是为见证历史的发生?还是以太子之身?若正是如此,以一普通人身份便可,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朱常洛自己都可以救,那么这熊廷弼自己是不是也能让他不被革职?依旧镇守沈阳辽阳,这结果会不会有所改变?
莫非脑子里面现在充满了无数的问号,就好像摆在自己面前有很多条路,其中一天自己知道结果,而其他那些路都充满了未知,自己一旦选择了那些路,历史若是发生改变,自己也不知道是冲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
一时间,莫非自己都有几分迷茫。
另外一方面,魏朝离开了东宫之后并没有返回司礼监,而是带着折子来到了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