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年度风云人物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英语:PersonoftheYear)每年年底由美国《时代杂志》选出。虽然称为“风云人物”,但获选对象可以是男人、女人、夫妇、一群人、意念、地方甚至机器,重要的是不论好或坏,而是对过去一年最具有影响力。本来《时代》周刊这次年度风云人物民意调查候选人名单就五花八门,包括:纽约消防队员;恐怖分子;世贸中心救援人员;穆罕默德.阿塔;瓦杰帕伊;穆沙拉夫;黑客;2001年12月9日;世贸中心;long;朱莉亚.罗伯茨;哈利.波特;美国精神;上帝……但是,现在突然多出的这三位意义都很大,尤其是本.拉登,编辑们都知道,如果真的选拉登,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事件发生后,“měi • guó • zhī • yīn”因不听政府劝阻,播出了塔利班精神领袖奥马尔采访录的一部分,结果美国政府大为震怒,最后“měi • guó • zhī • yīn”台长被撤。如果选拉登为风云人物,后果会是怎样?
但《时代》创办人亨利.鲁斯于1925年发起这项评选活动时,即为“风云人物”制定了非常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对新闻及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人或事,而且无论是善或恶,因此对当选人物来说也不一定是一种荣誉。比如1938年,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就曾作为年度人物登上了《时代》的封面。“”恐怖事件对现代人类文明带来了最大冲击,评选拉登为“风云人物”显然符合《时代》的评选标准。
但是在“”事件伤痕未平,全人类正向恐怖主义宣战之际,《时代》如选拉登为风云人物,一定被视为与魔鬼为伍,为邪恶宣传,而且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就非常忌讳过多地提及拉登的影响力。因此,《时代》如何选今年的风云人物从一开始即备受瞩目,而为了提高悬念,《时代》三缄其口,让全世界静待结果。
这可能是《时代》杂志有史以来最为困难的选择,如果拉登成为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势必会引起读者和广告商的愤怒,陷入空前的公关窘境,这一选择的直接结果就是销量会急剧下滑;但如果不选拉登,又有人会认为《时代》为了销量放弃了其一向标榜的新闻公正原则,从而影响杂志在公众中的形象。
当然,《时代》并非只有拉登可以选择。美国舆论普遍认为,率领美国人民对抗恐怖主义的布什总统、因“”事件声名大噪的朱利安尼,也都有资格当选,还有就是去年名气沸腾全球的Long,因为他而导致了全美歌迷大游行,甚至引发了全日本百万歌迷大游行,在某种程度上间接改变了中日两国的政治气候,没有人怀疑Long在日本的恐怖影响力,因为东京市的市长石原慎太郎就是因为他而间接被停职。毫无疑问,若是没有发生这次的“”恐怖袭击事件,long也就是陈锋当之无愧是2001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他们中无论谁当选,都不会令人感到特别意外。现在因为这次的恐怖袭击,就让这评选结果开始变得高深莫测了,尤其原定于12月底就会揭晓答案的时间表也一下子拖到了2002年的一月份,这种有些反常的形象,自然说明《时代》周刊内部因为谁最终当选而出现很大的分歧。
当2002年1月6日,《时代》周刊终于公布评选结果的时候,世人都是不由的一阵哗然,高兴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愤怒者也不再少数。因为《时代》周刊选定的2001年风云人物是Long!这个结果换了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前,当然没有人会反对,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恐怖袭击活动发生后,Long在此事上的影响力就微乎其微了,自然有不少的人对这一结果表示不满,尤其是一些种族主义者,以及一些政客团体,因为在他们看来,陈锋只是一名艺人,而且还只是一名未成年的中国少年,在时代周刊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选择一名艺人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的事情,是绝无仅有的。
美国民主党一名著名政客,接受采访时,就公开批评时代周刊这一评选结果,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倒退”、“预示着《时代》周刊即将沦为二流周刊”。
当然除了批评质疑的声音以外,也有支持和赞赏。Long的大多数歌迷对这一结果都欢欣鼓舞,在随机进行的采访中,他们都表示Long当选为2001年度的风云人物实至名归,理所应得,更何况《时代》周刊组织的投票结果,陈锋的得票率仅次于本.拉登。
而《时代》周刊给出这一结果的理由是:“long在过去的一年中,誉满全球,因为他而将美国大多数自由散漫的歌迷聚集在了一起,也因为他间接导致了东亚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他提名创立的long基金,更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他虽然只是一名歌手,但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不过,《时代》周刊虽然最终决定让Long当选年度风云人物,但还是稍稍耍了一个心眼,增加这期杂志的封面页数,LONG做为年度风云人物,理所当然的在封面正页,一目了然,但打开封面后,第二页彩印的照片,赫然就是纽约市长朱利安尼,第三页则是美国布什总统,而在三人的篇幅介绍上都是不分大小,甚至有些着意的突出朱利安尼。时代》周刊称,朱利安尼虽然没有最终当选,但他依然是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市长”,“他在‘’袭击当天和之后表现出来的勇气”。“他在整个国家面临考验的时候表现出了超人的力量,展现了不凡的热心,安抚了纽约乃至全美国。他不仅以言语和行动去领导,还以古道热肠的精神去领导。他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没有其他人可以做到,包括美国总统。”
《时代》指出,“”发生后的一段日子,朱利安尼几乎代表着美国的声音,每次他发表谈话,“美国人似乎就减少了些许不安”。朱利安尼“用字遣词饱含着对罹难者的同情和对恐怖分子绝不妥协的坚定立场,深深打动了纽约乃至全美国人民的心”。
《时代》还称朱利安尼是“一个体贴、善解人意的安慰者”,对罹难者的哀悼及任何相关谈话都“情真意切,充满同情与爱心”,“他的表现将使他注定成为纽约最伟大的市长之一”。
朱利安尼是意大利移民后裔,1944年生于纽约,共和党人,长期从事法律和政治事务,里根执政期间当过副司法部长,1993年问鼎纽约市长成功。那时纽约的犯罪问题已接近失控,朱利安尼一上台便实行家长式管治,铁腕打击犯罪,驱赶流浪汉,大力整顿市容,两年下来纽约罪案率跌了30%,游客人数急剧上升。1998年朱利安尼竞选连任成功。
不过朱利安尼的强硬手段也惹来非议,有人批评他打击犯罪的措施侵犯人权,还纵容白人警察滥用暴力,打压弱势社群,违背纽约自由开放的传统。他还因婚外情及离婚事宜被传媒围攻,去年查出患了前列腺癌,人们都认为他的政治生涯到此为止了。但在事件之后,加上朱利安尼之前罹患前列腺癌的事件,他的公众形象迅速转变为一个在全市面临空前危难时挺身而出团结整个城市的英勇市长。
当世贸中心双塔倒塌时朱利安尼正好在那附近,他在场亲自指挥各种纽约市救灾单位,协调来自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对世界贸易中心倒塌地区的救援活动,组织遍及全市的反恐行动、以及抢救遭摧毁的公共设施。在911当天朱利安尼频繁出现在全国性媒体的电视画面和广播上,提供各种重要的情报给全国民众;举例而言,朱利安尼向大众发布隧道将会封闭以应付可能的攻击、也澄清了纽约市并没有遭遇生物或化学武器攻击的迹象。在当天他直接或间接的下达了数百道命令,亲自指挥数百名人员,并且前往医院慰问受伤者和罹难者的家属。
当沙乌地阿拉伯的王子瓦利德.本.塔拉勒.阿勒沙特宣称“”事件表示美国应该重新检讨对于中东的外交政策并且缓和巴勒斯坦情势时,朱利安尼回复道:“这次恐怖份子攻击没有任何道德意义,没有任何正当理由……我认为导致这次攻击发生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有些人在衡量道德时忘掉了自由民主制的国家如美国和以色列与那些宽恕恐怖主义的国家之间的差异为何。所以我认为这些说法不但是错误的,他们本身就是造成这次攻击的元凶之一。
朱利安尼接着断然拒绝了塔拉勒王子代表沙乌地阿拉伯所提供的1千万美元救灾捐款。
在他所发布的官方声明中,朱利安尼反映出了纽约市人在911事件之后的情绪:“震惊、悲恸、震怒、重建的意志、以及渴望正义得到声张的决心。”朱利安尼还说:“明天的纽约,就将屹立于此。我们将要重建,而且我们也会变的比之前更坚强…我希望纽约市民们替全国的人民做起榜样,也替全世界的人们做起榜样,告诉他们,恐怖主义不会阻止我们的。”朱利安尼在救灾行动中长时间与警消人员站在同一线的毅力也获得广泛的赞美。
如果没有“”事件,朱利安尼充其量只是一位干得不错的市长,现在却成了名望直逼布什的全美领袖,甚至被誉为“美国人的市长”。
也因此历史学家在2006年9月这样总结道:“随着时间过去,朱利安尼的奇迹将不只限于事件。他使得纽约市变的好太多了,比起8年前他接任时的样子,纽约市变的更安全、更繁荣、更具自信,即使在他市长任期内纽约市中心发生了世界贸易中心崩塌这样的灾难亦然。围绕着他的成就的争论仍然会继续,但他市长任内的重要性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
拉登没有当选《时代》年度风云人物,舆论认为这是因为拉登是个“坏人”,还是美国的敌人,重挫了美国国威。但《时代》周刊却说,他们弃选拉登不是因为他是“坏人”,而是因为他“不够资格”。《时代》周刊说:“在2001年冬天发生在美国的事件中拉登显得太渺小,没资格获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