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亲自调查
“火药厂爆炸一案,确实有几分蹊跷。奴才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怕事情闹大,所以草草处理,直接让这妇人的丈夫来背了黑锅。
可又担心她将这件事情闹大,怕她把事情闹到陛下这里。怕陛下来深查这件事情,故而才贿赂了宫门的侍卫统领。这便是真相,请陛下恕罪。”
李恪听到这里,眉头微微一皱,旋即摇了摇头说:
“不对,你这个解释也不能非常有力,另外你那一万两银子,还没有解释!”
那太监赶紧说:“奴才有罪,奴才在火药厂里也贪污了一些,但奴才可以发誓,所贪污银两只有一万多两银子,请陛下明察!”
听到这话,李恪笑了笑:
“你还是把朕,当三岁小孩在糊弄,你以为朕会相信你这样的鬼话?
你贪污一万多两的银子,就舍得拿出一万两银子去贿赂别人?你怎么想的?
还有,火药厂爆炸这件事情,无论如何,朝廷和朕都一定会知道。可你却偏偏把找人来背锅?
这是什么逻辑?难道不能把案件调查清楚吗?为什么非要拐弯抹角?这点不合理!
真正合理的逻辑,应该是火药厂爆炸,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你不想让别人知道。
所以,你随便找了个厂的工人来背黑锅,故意冤枉他,说是因为他的缘故让火药厂的小库爆炸。
这么做,虽然能够糊弄刑部和大理寺,但是你依旧担心会让朝廷来继续追查。
所以你才拿出一万两银子贿赂宫门的侍卫统领,让他帮你的忙,不要让任何来告火药厂御状的人进宫告状,是不是?”
李恪的话条理清晰,推理的非常明确,而且从头到尾也都非常合理。
当然这些所谓的合理,一定要建立在火药厂爆炸的那个具体的秘密上面,
要看这个秘密,是否真的够大。
如果这个秘密不够大,那么也不足以支撑这条推理的线。
不过李恪的话落下过后,那厂督的表情却大为震惊。
显然,李恪的某些话,确实是触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