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风云再起(四)
七月二十五日一大早,离大梁城十五里的别亭,六十多名衣甲鲜明的骑手,队形严整,目不斜视,跟在侯大勇和符英身后,在一大群官员的挥手致意下,慢慢向西而去。符英身穿软甲,并排和侯大勇走到队伍的最前面,转过一个小山坡,两人都放慢了速度。
钱向南对着队伍挥了挥手,亲卫们全部勒住了马缰绳,队伍停了下来。钱向南指着侯大勇和符英的背影,对着奉命宣旨的枢密院承旨时英眨了眨眼睛微。时英是显德二年的进士,为人机灵,他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理解。
侯大勇再次劝道:“再送就要到中牟县境内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小英还是回去吧。”
符英不说话,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
见符英伤心,侯大勇有些内疚地道:“成婚以来,总是分多聚少,小英,等到战事稍止,你就到凤州来吧。”
“国事大于家事,我没有怪郎君,若郎君天天守着我,定然不会快乐的。”符英又轻轻叹道:若不是大姐病情不断反复,我这次就跟着郎君到凤州去,可是姐姐如此情况,我实在不能放心地离开大梁。”
侯大勇一直想跟符英谈谈符皇后的事情,在侯大勇知道的历史中,符皇后死得很早,现在从符皇后的身体看来,她早逝的可能性极大,可是,此话实在不好对符英明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大家都明白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只能意会而不能说出来,谁先说出来,就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对符皇后病情的判断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
侯大勇考虑到赵匡义想聚符家六妹,决定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回到大梁后,这句话就放在心里,现在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对大姐的病情极重,我有一种直觉,大姐很可能过不了这一关。大姐以前说曾过让六妹嫁给陛下,这个提议可以认真考虑,陛下英明神武、心地善良,六妹如能嫁给陛下,是六妹前世修来的福分。”
符英心里隐隐约约也有这个念头,只是,她不敢也不愿意往深处想,郎君把这件事挑明之后,她反而松了一口气。符英压制着自己的伤痛,道:“大姐几天前跟父亲提起此事,父亲同意了。”
侯大勇安慰道:“你也不要太过伤心,听说陛下请了陈抟道长进宫,陈抟道长道法高深,但愿他能够治好大姐。”侯大勇来自现代社会,并不相信道家这一套法术,虽说陈抟传给他的天遁功是一门极为有效的内功心法,但是,内功仅仅是一种锻炼方法而已,道法在侯大勇眼中纯粹是无稽之谈。
想到传说中的人物陈抟,符英心中似乎又有了一丝希望,她虔诚地道:“若陈抟道长治好大姐的病,我愿意出钱捐修一座道观,不,十座道观。”
侯大勇启程的时候,宗林还在睡梦中,想到儿子红朴朴的脸蛋,侯大勇很是温暖,道:“小英,回去吧,家里这一大摊子事就留给你了,替我多亲亲儿子宗林。”
又走了数里,符英才勒住了马头,用充满柔情的眼光看着英气逼人的郎君,道:“兵凶战危,你千万要小心,不可稍有大意,我和儿子都在家里等着你凯旋回来。”
侯大勇伸出手,使劲握了握符英纤细柔软的小手,然后果断地放开,对着跟在后面的钱向南招招手,亲卫们加快了速度,赶到侯大勇身边。
官道又平又直,轰轰的马蹄声和扬起的尘灰,越来越远,越来越淡,最终消失在西去的道路上。失去了侯大勇的身影,符英的眼泪水还是流了出来,她不想让亲卫们看见,一提马缰,让身下的战马也跑了起来。
最终,官道上马蹄扬起的灰尘渐渐消散了,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而此时,泾州城东边乔家堡的寨墙上,在静难军节度使李晖眼中,马蹄扬起的灰尘却遮天蔽日。堡外,党项骑兵“呜呜”呐喊着,旋风一样袭来,尽情地在乔家堡前展示他们高明的骑技。
从泾州到颁州,数座大山横亘其间,造就了无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乔家堡就是这许多关口中最易守难攻的一个。静难节度使李晖站在乔家堡的寨墙上暗自庆幸,如果不是有着这么一个险要关口,党项骑兵现在肯定在颁州城外纵横驰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