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高平血战
张永德、赵匡胤等人豪气,李重进的冷漠,两者在侯大勇心中形成强烈反差。
侯大勇不知道,在他前往泽州的途中,赵匡胤刚刚在天井关打了个干净利落的攻城战。天井关在泽州东南四十余里的太行山上,是极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刘崇为了切断泽州守军的退路,派部将李彦能袭夺了此关。柴荣为了夺回此战略要地,派赵匡胤带兵攻打天井关。
赵匡胤在天井关前击败了北汉军,李彦能率军逃回关内,坚闭不出。大周军一时难以攻克。赵匡胤部将高怀德献计道:“我带死士,藏于关外,大军可假意退却,等到守军放松警惕之时,某混入关内,打开城门,则城可破。”
第二天赵匡胤便依计率军撤走。李彦能见周军撤走,派斥候秘密查其踪迹,证实周兵确实拨营而去。李彦能放松了警惕,开放关门,让老百姓出入采樵经商,往来活动。高怀德趁机带人混入关内。入夜,大周军回来围住南城门,齐声发喊,佯作攻城,李彦能紧守南城。三更时分,高怀德偷袭了守卫,斩关落锁,赵匡胤率人马一拥而进,李彦能被杀后,天井关余下将士全部投降,大周军顺利抢占了天井关。
十八日夜,柴荣召来从中路先进入河东的樊爱能、何徽、史彦超、白重赞、向训诸将,商议明日作战方案。柴荣特意让赵匡胤、侯大勇、马仁禹等几位品级较低的将军立在一旁,听其议战。
“现在刘崇大军已至高平,距泽州不足五十里,北汉军两败于大周军,锐气已挫,联当亲率各军,趁此良机,消灭北汉军主力于高平,一战解决北部大患。稍作迟疑,北汉主力逃掉,再全歼就难了。”
在大周行军途中,禁军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指使通事舍人郑向谦向柴荣进言,劝阻亲征。柴荣怒其扰乱军心,将赵晁囚禁在怀州。所以,这次柴荣商议作战方案,众将不敢有异。
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心中直打鼓,“北汉军兵力远超大周军,军势强盛,避其锋芒是上策,而陛下担心的却是北汉军跑掉。唉,此仗若败,大周危矣。”
柴荣见众将无异议,略觉满意,抬头见到几位站立的将军,随意问道:“几位将军有何好计?”
侯大勇没料到柴荣要提问,略一思付,道:“陛下思虑周全,此战北汉军必破,黑雕军中有十名强弓手,辽将萧宝珍就是他们射杀,明日大战,可令强弓手隐于阵中,伺机射杀敌军大将,锉其锋芒,北汉军士气必衰。某把此计叫做斩首行动”
柴荣笑道:“此乃擒贼先擒王之计,斩首行动,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