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推进世界大战
可以说,只要杨浩政府不倒台,没有强大的外来战争打断建设,中国完全可以不停歇的高速发展五十年!
外部封锁?那对新政府的体制并不起多大作用。只要中国海军不败,光是朝半岛和菲律宾,都够折腾个二三十年的。
现如今,世界各国都等着看杨浩的笑话,认为他那种需要十亿百亿投入才能推动的全国性革命,必然会因为后力不继而中道崩盘。别看这一次拍卖菲律宾矿产,貌似又拉到了十几亿资金。反过来看呢,未必不是正在推动的数省革命已经非常吃力了。
等这笔钱全都花光了之后,他还能再往哪里去找更大的财源?即便是找到了,又如何再有人出钱去开发?开发了,又能把工业品往哪里卖?中国自身消耗必然有个极限吧?
种种复杂信息的分析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这使得各国对杨浩为首的革命政府,依然保有不切实的幻想。只要他耗尽了所有力量,无论国内建设还是军事建设,都将因此而停滞。对外发动的战争也必将被迫停火儿,更会导致民族信心的巨大挫伤。
而那些没有来得及被推进波及的省份,要么加入后因为受到不公平对待而爆发矛盾冲突,要么不加入,联合起来组建对抗政府力量。最终,整个中国必然要四分五裂。到那时,列强卷土重来,上下其手,依然好处捞不尽啊!
不用说,这些算计一直在各国之间此起彼伏。
然而杨浩可能一点反应没有吗?当然不会,他在招标结束之后,悄悄的给德国人通了个气儿:“在摩纳哥,有世界上最大的磷酸盐矿藏。只要你们能开采出来,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磷酸盐,是人类必不可缺的重要矿物质,普遍应用在食品、洗涤剂、冶金、水处理、建材、医药、饲料以及石油化工等方面。这种必须原料没有可替代品,全球探明的可开发储量有限,是妥妥儿的战略资源。在本世界,中美俄三大国掌控了全球百分之七十的资源。
其中,美国人更是早在2004年就与拥有总储量75%的摩洛哥签订了近似垄断的贸易协定,不惜暂缓国内庞大储量开采,以保护未来必然要不断增长的本国需求。
在乙位面十九世纪末,化工业才刚刚起步,然而市场需求已经广泛出现。特别是杨浩拥有横跨两个未免的商业通道,一边用不完的,可以倒卖到另一边,怎么都是获利丰厚的。尽可能早的掌控垄断,乃是正道。
德国人却已经被杨浩很谨慎的“数百亿吨”矿藏数字,给刺激的几乎当场发狂!
隔着地中海相对的摩洛哥,本来就是德国的重要产品输出市场,如今却正面临英法等国的强势竞争。在未来,因为争夺这一重要殖民地,三国之间爆发两次冲突,并将西方各国一步步推向全面战争。
原本,那需要长达十几年的积累才能发展到顶点的矛盾,却因为杨浩的插手和挑拨,从1897年开始迅速的升温。
小弗雷德里希.克虏伯带回了来自远东的惊人秘密,他甚至不敢发电报,而亲自怀揣着一份摩洛哥最大的磷酸盐矿资料,乘坐一条往德国运输机械装备的货轮回返。
得到密电通报的威廉二世派出大批人手,秘密经奥匈帝国从陆路把他提前接回去。在亲自看过情报之后,他果断决定:“德国必须完全拥有摩洛哥!那里的矿产是我们的,那里的市场是我们的,直布罗陀海峡必须有我们的战舰在巡逻!地中海通道,将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管辖范围!”
一支特遣勘探队按图索骥,很快在摩洛哥中部找到了可以露天开采的巨大矿藏。那近乎俯首可得的无数财富,只需要修一条短短的铁路,就能直接运往北部港口。只要用中国产出的巨大蒸汽动力采矿车,一铲子下去就是十几吨,就是一堆的真金白银!
不只是可以卖给中国人,德国更可以自己利用来发展化工业,获取暴利。一些相关技术,可以从中国引进。这其中的好处,说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