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立鼎1894 > 第二七七章 狗急跳墙的清廷

第二七七章 狗急跳墙的清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是是!杨先生所言极是!”

“的确应该如此,以前都是洋人在咱们地头上张牙舞爪,而今咱们也得趁机会还回去。都不缺胳膊不缺腿的,凭啥就一定吃他们的汤水?”

“我看行啊,咱手里也不是没有硬家伙,何至于一直受制于人?咱中国人学什么都快,我估摸着有个三年五载,也就差不多了。”

不论出于真假想法,杨浩的结语博得一片声的喝彩赞誉。

接下来,他们就即将进行的与各国谈判事宜,开始确定基本原则,拟定谈判内容,商定条件细目,选拔代表人员,以及相应进行的同步消息报道,外界舆论宣传煽动。甚至谈判过后具体的设厂地址和资金调拨,都要作出预案。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历练,炎华商会这个群体的股东和执行人员基本都熟悉了全新的运作模式。所有这些工作,不过是比以往单纯的扶植计划多了一点而已,可谓轻车熟路。关键在于能否真的把洋鬼子们得讹诈得逞,这却需要杨浩来保证。

等全体会议通过总则,分部门小组的继续工作展开的间隙,宋云生偷空来找杨浩,忧心忡忡的问:“如此这般得罪洋人,他们岂能罢休?以其豺狼性情,必然要报复回来。就是弄一些滥竽充数的人过来敷衍塞责,咱们也受不了啊!”

这个计划太庞大了,不但牵扯到充实北洋大学的外聘教授,更要同时兴建多所专业大学来跟进工业建设所需。可以说,从一大批基础工业的建设时,就要招收学生,在实践中同步学习,在投入生产时完成他们的基础知识教学。

这里面,外来人员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最后出来的是好苗子还是歹笋。

洋鬼子压根就没有让中国强大的心思,在华的这些人也不是什么好鸟。举个例子,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不止一次的把一些英国农民和无赖水手,说成是专业人才强行塞进北洋水师,那个泰来就是其中的代表。

另一位被李鸿章极为信任的德璀琳更是无耻,就在前不久,弄了几个狗屁不懂的混子当成海军专才,塞给李鸿章。因为之前有汉纳根、瑞乃尔几个还算不错的专业人才的榜样,李鸿章也没怎么怀疑。结果这几个人到了威海卫胡说八道,给杨浩毫不客气的在报纸上揭短披露。

说到底,洋鬼子一贯的做生意原则就是,能骗就骗,实在玩不过去才跟你老老实实的遵循合同。说他们天生具有契约精神?扯淡!

杨浩笑道:“你大可不必忧虑。我国多少也有几百号留学欧美回来的人员。他们在清廷之中混的并不如意,全部拉来当教授还算合格的,起码分辨来的人是水货还是真材实料,问题不大。在后面,不还有我吗?”

宋云生对此绝不怀疑。远了不说,就眼下已经建成的第一所技工培训学校,里面的上百名讲师,之前还都是鲁东南的落魄书生、不第秀才。经过半年的学习实践,他们已经可以照本宣科的给招收的技工学员一边扫盲一边指导实习。

不过他主要担心的还是前一样。以洋人的尿性,肯定舍不得花大价钱老老实实买东西,能抢的何必费那劲?

杨浩好言宽慰:“这方面你更可以放心。他们算计我也不是一两天了,结果又能如何?最大的麻烦,不过是他们的舰队杀过来,直接动武。有日本人的前车之鉴,我想他们会先考虑清楚后果。最后一招么,挑唆胁迫清廷给我扣上个反贼的帽子,借刀shā • rén。呵呵,我却求之不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