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收获与绸缪
杨海卫也深以为然:“扫清了潜在的威胁,整合县里各方利益之后,我们的工程建设速度,可以加快!”
杨家要打造的基地极其庞大,山脚的军事训练营和仓储中心是基础,外层是大量的轻工业工厂区,少说也要百十家才能够用;第三个是一座水库,将截断山谷中的河流,为两者提供充足的水源,顺带把马山三面合围,形成天然的防御。
第二阶段的建设,便是直通县城乃至海边石臼港的公路,以及新建一座军民两用码头、造船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等重工业设施。哪怕其中绝大多数的装备建造都可以在本世界提前完成,直接投影过来,然而基础土石方基建作业,却必须由这边的人冲根子上实施,这个活儿,足以把整个日照县的民力全部动员起来!
在理顺当地关系之前,这么大的工程是没法搞的。随便有人在里头插一杠子,捣点乱,就够喝一壶。但今天,收拾掉典史周全,打散其掌控的吏员爪牙,取得官方、军方、士绅阶层和平民的支持,就能水到渠成!
算起来,这行动的周期本应放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来完成,但杨家根本等不了,阴差阳错之下强行推动,固然可能留下诸多隐患,却也故不得那许多了!
解散嘉奖队伍,让他们各自把钱带回家,让家里人也都跟着欢喜一番。完了多半要再带回来,存到个人账户上吃利息,或者换取外边买不来的好东西。这也是杨浩敢于发厚赏的缘故---除非他们都回家拿坛子装起来埋地里,否则多半仍旧要回流。
几人重新回到指挥楼,商定在五日后,大营主体完工,扫盲讲师培训班初训完成,马上展开第一期五百人的正式课业。重中之重的,是武装力量的训练。
初步确定,以三十一名新晋骨干为核心,组建一个步兵连,连同杨海卫带领的营部,搭建一个总计730人的步兵营大框架。按照三三制,先建成三个步兵排、一个火力排,外加一个拥有2门75mm步兵炮排的基础架构。未来会进一步扩展增添,现在却限于人力只能先将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