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章 纳什维尔的严冬(三)
当然,那些都是虚高的假大空,这句话里面真正的含义,是直指联邦政府的强制义务兵役制,强烈要求当兵必须自愿,不能搞强制,政府不能强制绑架自由民,为极少数控制了政府的野心家服务。总之,强制服兵役,是十分野蛮强横又不自由的行为,不但违背了美国宪法,也违背了当初美国建国时代的那些功勋的本意。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些宣传,就是给美国的强制义务兵役制添堵,让他们无法继续安安稳稳的大肆征兵,没办法获得源源不断的兵员。
虽然美国的强制义务兵役制度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宣传就动摇,但至少会动摇一部分人,而联盟国付出的东西却不多,因此是惠而不费的好事情。
或许要说了,这个宣传是双刃剑,一旦提出这个战争让平民走开的说法,那么联盟国也同样很难实行义务兵役制了,这对人口更少的联盟国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毕竟只靠征兵,联盟国的潜力要比联邦国差的远。
虽然看似如此,但实际上,联盟国因为是为了利益临时成立的政府,底蕴不深,属于由奴隶主控制的造反派,依旧实行奴隶主庄园制,所以他们根本无法实行强制征兵制。
正因为自己没办法搞强制兵役制度,那干脆就大家都别搞,要不然,以合众国的底蕴,再搞这种强制兵役制,假以时日,等美国缓过劲儿来,开始全面动员,那就太可怕了。
不管怎么说,由于这种思想宣传的东西也是刚刚开始,所以总体而言实际效果有限,但在局部地区,尤其是像纳什维尔这种陷入包围困局中的地方势力来说,这种思想就十分具有蛊惑力。
是啊,人都怕死,加上纳什维尔本来就是倾向于南方联盟国的,以前也是自愿加入的联盟国,可当联邦军更猛的时候,他们立刻转变了立场,重新投入了联邦国的大家庭。
既然已经反复过了,那就不介意继续反复一回,所以当看到情况不利后,纳什维尔的有力人士就不乐意继续跟联邦军合作了,如果不是他们依旧有大量军队在此,他们早就翻脸了。
这些纳什维尔的人也有底气,因为他们除了掌握大量物资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不少的民兵组织。
这些民兵都是当地人,很多都有家族,所以哪怕已经被强行编入了所谓的纳什维尔军团,要听从詹姆斯.麦克弗森的调遣,可是一旦有事,这些人很可能会调转枪头与他们反目成仇。
实际上,对于新生的纳什维尔军团来说,由于兵员的来源复杂,既有从外地调过来的正规军跟临时部队,也有当地的民兵部队,所以内部矛盾很多,目前只不过是在外敌当前的强压下暂时平安无事,但这不是说他们就真的没问题了。
现在,当地的民兵发现就算投降联盟军也不会有问题,而继续打下去很可能要丢钱丢命的时候,自然就不乐意打了。
而从外面调过来的临时部队呢,他们的战争意愿也不强,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纳什维尔人的事情,跟他们这些外来人无关。
只有那些人数最少的正规军,多少还有一些国家主权之类的意识,爱国心也很强,所以依旧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哪怕是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
应该说,由于纳什维尔军团的主力大都是由当初的援兵组成,也就是外来人更多,所以暂时倒不怕本地人的骚乱,毕竟他们人数太少了,根本翻不起浪来。
但很可惜,外来兵虽然多,但大都是那种没什么斗志的临时兵,这些人的思想觉悟很低,当兵主要就是来混口饭吃,什么爱国主义之类的,对他们这些刚刚解决掉温饱的家伙来说,太过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