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胡搅蛮缠的英法联军
英国人也是同样,他们跟法国人站在一起,也要求重新就后勤补给一致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必须拿出一个章程,否则就不去执行之前的军事命令。
事情到了这里,局势已经比较明朗了,或者说英国人与法国人的真实意图已经暴露了,英国人与法国人是摆明了要胡搅蛮缠,拖延时间,其目的,就是不想执行之前在四国司令部上面商讨出来的命令,也就是攻打田纳西首府——纳什维尔!
前面说过,这次四国军队在新奥尔良会师,虽然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为的是给合众国施压,但实际上的东西也不少,比如四国同盟条约的签订以及联合司令部的组建,都是具有很强约束力的东西。
四国同盟条约的签订,让四国军队不能单独与合众国停战苟合,且规定了各国的义务与战后成果划分,提前规划好了各自的利益诉求,等于是提前分了赃,让大家都明确的知道彼此之间想要什么,所以向心力还是很强的,进而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应该说是这次会议最成功的一个地方,也是争议最少的一个东西。
相对而言,联合司令部的设立,问题就有些多了,而主要的问题,就出在司令部的权力划分问题。
组建联合司令部,是中国人最早提出来的,名字虽然叫什么司令部,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本质只是要找一个大家商量事儿的地方,对外表示己方的团结,所以才规定四国派一个军事代表,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
说白了,在李永吉的想法中,联合司令部就是个和稀泥的地方,至于大家以后如何跟合众国作战,那都要各显神通,自己打自己的。
这样一来,对中国远征军的好处就多多了,因为这样做的话,联合司令部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大家要想获得什么好处,还得靠自己的力量。
在南北战争的问题上,承受损失最大,作战意志最坚决的,无疑就是联盟国了,紧随其后,战力稍次点的,应该就是中国远征军了。
目前,南北双方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造成双方相持的原因,是合众国暂时无力进攻了,而合众国之所以无力进攻,则是因为两个支撑点的缘故。
所谓两个支撑点,其实是指东西两大战线。
其中,东部战线的支撑点,是弗雷德里克斯堡,在这里,联盟军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由最优秀的将军率领,且依托河流跟大量壕沟阵地,有效的挡住了合众国的进攻。
而在西部战线的支撑点,主要就是密西西比河流域了,这个地方是联盟国的生命交通线,在这里,联盟军虽然被之前合众国的军队给打的一败涂地,但由于中国人的及时插手,已经重新恢复了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控制权,并且把战线稳定在了孟菲斯一带,让合众国的军队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可以这么说,一东一西两大支撑点,就是阻挡合众国的军队南下的主要障碍,而这两个支撑点呢,分别掌握在联盟国与中国人的手中。
由于中国人与联盟国军队都控制了重要地段,而且投入的力量强,战果也大,所以实际上四国联盟成立以后,主导方就成了联盟国的军队与中国的军队。
而且,由于中国人的出现,原本让联盟国头疼的后勤保障方面也越来越好,因为中国人不但开始给他们提供大量优秀的军械物资,而且还用十分合理的价格大量收购他们的农产品,这不但让联盟国的经济开始从频临崩溃的境地中重新走上了正轨,也让联盟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联盟国,几乎都是靠中国人在支撑的,一旦中国人撒手不管了,联盟国很快就要垮掉,所以现在的联盟国,最看重的就是跟中国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联盟国由于种种原因,总是期望英国人与法国人插手,以让自己顺利dú • lì,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英国人与法国人只是口头上支持,实际行动一点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