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见
“臣以为董铭此言切中实际,所虑乃是我大明天下,朝中有董铭这样的臣子是我大明之幸,陛下之幸!还请皇爷为我大明永固着想,下旨严令各地不得擅自毁农,约束工商,严惩一二,召告天下,以确国本!”
孙嘉淦最后慷慨激昂地说了这一番话,说完后他朝着朱怡成行了一礼,这才坐了回去。
“孙大人的话我不敢苟同。”孙嘉淦的话音刚落,还没等朱怡成开口,坐在孙嘉淦身旁的何显祖就说话了。
何显祖起身,先朝着朱怡成行了一礼,随后转向孙嘉淦道:“孙大人刚才所说无农不稳,此话何某赞同,但孙大人不要忘记还有两句话,那就是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至于国本之言,郎仁宝也曾说过:招揽天下富商已实国本的话。而我大明自复兴后,以农为基,以商为脉,以工为兴!此次而定国策。”
扫视一圈,何显祖道:“前明时期,天下年岁多少数?想来诸位都知晓,满清之时最盛年岁才几何?而如今年岁又是多少?诸位身为军机,自然更是清楚!这些岁入从何而来?其税又从何而得?难道靠的是农?”
何显祖这话说的没错,前明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才几百万两,碰到天灾**之时这收入更少。说前明是如何亡的,有说亡于党争,有说亡于流寇,也有说亡于满清。而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财政问题,国家财政的崩溃导致各项问题的暴露,最终使得前明轰然倒塌。
而现在,大明在朱怡成手里采取了新的国策,眼下大明的财政收入达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高度,全年岁收超过了二亿五千万,这个数字要放在以前是任凭谁都不会相信的。
而且这个数字依旧在不断上升,随着北美也就是新明的开拓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期,大明本土对于新明的投资逐渐减少,反而新明依靠出产和资源今后会给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至于南洋这边,吕宋的拿下,也使得大明从南洋获得了一片海外领土和财源,接下来就是柔佛,一旦再拿下柔佛,那么整个南海就成了大明的后花园,从而成为大明更一处源源不断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