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僻派丧钟已鸣响
也不是想搞什么“一心会”,就是大家联络一下感情嘛。
翻到第二页,洪景来看到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任昌烈,本贯黄海道丰川。丰川任氏也是五百年传承有序的大家族,但是在李朝的政治舞台上一直都不太出色,没有出过什么顶层的政治人物,在士族中只能算是三流罢了。
没想到这位居然能力压当时有闵廷爀通榜,闵景爀提卷的洪景来,夺得壬戌科榜眼。明摆着家世也就那样,不可能得到多少奥援,那就是凭本事考上的?
按理来说不可能啊,当时投卷的时候洪景来记得很清楚,都是刷脸投卷。凭爸爸或者爷爷的老相识来交卷的,能交到曹允大脚边竹筐里的才能中试。
难不成这位的父兄里有过什么能人?先记下。
往下看,中了榜眼之后,按例先放了春秋馆的记事(正六品),一年后迁转升了记注官(从五品),普普通通毫无亮眼之处。大概是过得太穷,日子太苦,去年年中外放了松都的都事。名字看着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还是个从五品的官,而且就是管收发文书、稽察缺失及监印等事。
还是个和文书打交道的官!说白了就是不挣钱,但是总归比在汉阳要强。
洪景来在东莱的时候,东莱的府库也亏空,但是到了年前,还是有一坛三十斤的酒,一只羊,一百斤细炭。正常过个年的问题就不大了,还能吃上两顿肉。
地方上能直接刮地皮,财政上要好上不少,大小官员总归能按着品级分润些。如果是个光棍去上任,干上两年指不定还能存几个钱。
至于第三页,当然就是洪景来啦。不说和第一页赵万永那写满了交相唱和诗句的比,连和第二页的任昌烈那几首都不好比。除了赵万永留了一首之外,干干净净。
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