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最风流 > 53不顾母弟朱灵忠

53不顾母弟朱灵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魏郡外围的据点被公孙瓒一扫而光,同时,赵郡方向的黑山军不顾天寒,加大了扰掠攻势之后,袁绍也判断出,公孙瓒必会在近期发起总攻了,故此,他决定采纳审配的建议:在此之前先把鄃县夺回。首先,以此来进一步地稳固右翼,同时威胁公孙瓒的左翼,其次,也是为了杀鸡儆猴,让部将们知道,凡是背叛的他都没有好下场,并希望能够借之鼓舞士气。

朱灵与季雍是老乡,两人都是甘陵人,彼此相识,而且朱灵家就在鄃县,对鄃县的内外虚实他更是非常熟悉,袁绍可能是出於这个原因才遣的他去攻夺鄃县,然而就在朱灵到达鄃县城下时,却出现了一个使他两难的选择,——季雍奉公孙瓒之令,把朱灵的母亲、弟弟带上城头,呼他投降。母子情深,此为人之本能,弟弟倒也罢了,老母为敌所胁,该如何是好?

朱灵望城头而泣,说道:“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

他竟是不顾老母、亲弟,令部曲力战攻城,最终打下了鄃县,生擒季雍,但是他的老母、亲弟都被杀害了。朱灵没有擅自做主杀掉季雍,以图报仇,而是尽人臣之分,遣人把他送到了袁绍的营中。季雍不仅叛变,且害死了朱灵的母、弟,袁绍焉能留他?当即命将杀了。

季雍是甘陵广川人,不久后,广川亦为袁绍夺回,袁绍令兵士搜捕到了季雍的家人,亦悉杀之。这是后话,不必多说。

孝之一字,不但是人的本能,而且因受“求忠臣於孝子”的观点影响,汉家向来是以孝治天下,乡里蒙学教的第一本书就是《孝经》,前汉刘向专门写过一本《孝子传》,后世的“二十四孝”不少都是出自其中,可见时下人对“孝”的宣传和奉行程度。

若是在与羌胡或叛贼作战时,汉贼不两立,不顾父母,为国尽忠,固然令人感佩,但时下不过是诸侯混战,袁绍也好,公孙瓒也罢,同为“汉臣”,彼此互攻,实为“不义之战”,朱灵却不顾老母,看起来是在给袁绍尽忠,然当荀贞看到此处时,却顿觉此人真是心狠,有枭雄的潜质,一下就想到了刘邦对项羽说的那句话“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荀彧等也在,和荀贞一起看这道从冀州传来的重大军情消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