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檄引得泰山惊
应劭已经穿好了衣服,在卧室侧边的塾里转来转去,心神不宁,见羊秘来至,忙就把手中的徐州檄文递给他看,顿足不已,说道:“果如车骑所言,镇东竟真的要来犯我境了!”
羊秘沉住气,看完了檄文,恭敬地还给应劭,说道:“此檄中,荀镇东只是言借道而已,明公何需慌张?”
应劭说道:“什么借道?荀镇东之心,谁人不知?这明明是托以借道,要来取我郡也!”拿着檄文拍打手心,气急败坏,说道,“卿说这道我是借不借给他?如借,他必假道灭虢;如不借,恐他将即明攻矣!左右为难,不知适从。……,卿可有高见,以良策教我?”
当年应劭到任泰山太守日,泰山郡内黄巾甚众,应劭督率文武,将盘踞在郡中各县、各山中的黄巾各部一一扫平,或剿或逐,亦是“指挥若定”,小有战功,而今却仅仅才是荀贞的一道檄文送来,兵马犹未入境,他便已经又惊又惶,失去了方寸,——由此可见荀贞声威之盛。
羊续去世时只有四十八岁,羊秘虽是他的长子,年岁也不甚大,未及三旬,然因出自簪缨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日常接触多高士名臣,很懂得些镇之以静的道理。
他不慌不忙,对应劭回答说道:“府君不必焦急。先前车骑将军来书后,府君已调动兵马,扼守泰山与徐州沿边的各重镇要地,刘源、韦温、魏永诸校尉皆昔从府君讨定黄巾者,俱知兵果勇,纵是如府君所言,荀镇东托以借道,而实意在攻取我郡,只要诸校尉固守边境,佐以我泰山之险,料彼亦无功而返。”顿了下,又道,“真如事急,刘兖州、鲍济北与我唇亡齿寒,料必不会坐视,定来援我,郡有山河之险,外有刘、鲍之援,兵精粮足,荀镇东便来,何需惧哉!”
应劭说道:“卿之意是:要我回檄徐州,拒绝其借道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