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陈国相襄军第一(五)
荀贞说道:“广陵各县的县校里边,经师数量不一,学生有多有少,我意把各县校及郡学的经师、学生数量都固定下来。”
“请将军示下,如何固定?”
“大县立文学掾二人,文学史三人,小县立文学掾一人,文学史一人。文学掾、史俱取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简言之,需德才兼备,文学掾年限四十以上,文学史用年三十以上者,若道业夙成,可不拘年齿。”荀贞顿了下,接着又道,“至若郡学,五经掾各二人,史各三到四人,此外,可再设传授律法之文学掾、史一到两人。”
掾为正,史为副,文学掾、文学史,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教授和助教。
王朗应道:“现郡学中有五经掾、史共计近二十人,各县文学掾、史少者亦有一人,稍作补充就能达成将军的要求了。”
“学生这一块儿,小县可定以三十之数,大县可定以八十之数,如县中求学的乡人多,超出此数亦可,但需经郡学的考察、批准。……目前郡学有学生四百余人,对否?”
“郡学目前计有学生四百一十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