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谁人不知荀贞之
这个亭长“啊”了一声,忙收回目光,却又下意识地往亭舍门内的榜上望了眼。
求盗和两个亭卒打算下去查问这队人马。
这个亭长却拦住了他们,笑道:“罢了,罢了,瞧他们也不似盗贼,哪儿有盗贼会在见到亭舍后主动停下的?……看,来了一人,应是来呈送符信的吧。”
车、骑队中,一个门客缓缓策马行了过来。
这个门客相貌极是丑陋,个头亦不高,然踞坐马上,顾盼间,却颇有一股雄豪之气。
他行至亭舍门外,下了马,取出一物,呈给迎下来的这个亭长,却正是通关过境的符信。
这个亭长展开符信,看了几眼,见是由冀州一县开具的,这队车骑人马却是归冀州此县的一个行商所有,来长沙是路过,他们的目的地是交州。
交州即后世的广西、广东、越南北部一带,此州虽然人文不昌,蛮夷众多,然却物产丰富,明珠、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应有尽有,且产美酒,苍梧郡的清酒天下知名,冀州离交州虽远,但为了赚钱,不辞千里行商前去却亦不足为奇。
这个亭长点了点头,把符信还给短身貌丑的门客,笑道:“远客迢迢而来,路上辛苦了。再往南行,过了零陵郡,便是交趾地界了。”
门客笑道:“往年时,我家家长倒是常至交趾,中平元年黄巾起后,因为路途不靖,又闻交趾亦是大乱,因而断了几年未曾再来,后闻得贾公为交趾刺史,斩贼定境,百姓以安,而北地州郡的贼乱亦渐平息,遂振车骑复来,只不知现在交趾的情势如何?”
“贾公”,说的是贾琮。
中平元年,交州亦起了大乱,屯兵反叛,执刺史及合浦太守,其渠帅自称“柱天将军”,朝廷因特令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贾琮为交趾刺史。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任过京兆令,在任有能名,他到了交趾后,先移书告示,招抚荒散,蠲复傜役,待稳定住了局势,然后兴兵,一举诛斩掉了反兵、贼寇中有大害的渠帅,又简选良吏试守诸县,一年不到,交趾的形势就安定了下来,地方为之歌:“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反”。贾琮在交趾了三年,政绩“为十三州最”,也即十三州中排名第一,去年被朝廷征拜为了议郎,前天刚传来消息,说他又被朝廷拜为了冀州刺史,——故冀州刺史王芬谋废今天子不成,反被今天子征召入京,他恐惧非常,疑为事泄,便在朝廷发下捕拿荀贞的诏书后自杀而死了。
长沙离交趾不远,中间只隔了一个零陵郡,这个亭长对交趾的情势倒是颇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