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风卷雷动诛邺赵(五)
王淙、康规出了人群,伏拜在荀贞脚前。
王淙说道:“淙老矣!早该自辞。”
康规似因在此时离辞荀贞而感到惭愧不安,他涨红了脸,嗫嚅再三,最终把头伏在地上,说道:“规,常人也,无明公之慷慨豪壮,复受家室之累,今日之辞,实非本愿而惶恐不得已。”
王淙的回答一如他过往的作风,依然是十分圆滑,而康规说得算是实话。
荀贞笑了一笑,把他两人扶起,慨叹道:“二卿既去意已绝,我便也就不多留了。只是今日一别,再见不知何夕了!”
王淙诺诺,心道:“有没有再见的机会还不一定!”
他虽然这么想,但以他之圆滑世故,却也不得不暗自敬佩荀贞的胆气和“正直”。就像刘备曾经想过的,荀贞正当盛年,前途远大,却在这个时候自弃前程而一意捕灭邺赵,确实少见。
荀贞环顾府门内的诸吏,复叹道:“我与卿等也算是君臣一场,这些年,若无诸卿之助,我恐怕会更加愧对魏地百姓,幸得诸卿之助,我也才能给魏人做了点好事。今天,就让我再为魏人最后做一次好事!如邺赵者,久为魏人之患,我今当为魏人除之!诸卿,就此辞过了!”
这么几句话,荀贞说来虽然语气平缓,可却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感。在场诸人皆知,邺赵被除掉之后,荀贞要么被赵忠治罪,要么就得立刻逃亡江湖,总而言之,与在场诸人再次相见的时候怕是没有了。
故此,闻得荀贞这番话出来,不管是平时对荀贞有点非议的,还是平时对荀贞赞不绝口的,在这个时候,俱真心实意地再次向荀贞下拜。人皆有向善之念,便是恶人,遇到忠孝节义的正直君子也会由衷钦佩的,——贼乱以来,不知有多少的义士、孝子因义、因孝而得以遇贼不死,这便是例证,“贼子”尚知敬慕义、孝,况乎在场的都是读过圣人书的儒生、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