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最风流 > 77曹隐袁进皆贵宦

77曹隐袁进皆贵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次“犯错”,赵忠、张让等宫中的常侍们可以因为曹腾以及曹操之父曹嵩出面替他求情之故给他留个情面,可如果第二次还这样,那情面也就不必留了。

曹嵩因为这件事不止为曹操出面、替他说情,而且还写了封信给曹操,叫他在东郡太守的任上务必不要再像在沛国相的任上一样了。

可是,做为曹操来说,他却不肯改变他的志向。

曹操是个有远见的人,阉宦之势虽大,现在可以说是一手遮天,可阉宦集团早已经是激起了天下的共怒了,所谓盛极必衰,曹操既已与袁绍结党,又怎可能会在这时改变他的初衷?

也就是说,他即便是调任到东郡当太守,他也是会“不改其志”的。

如果遵从他父亲的命令,那么就会违背他的志气,如果不遵从他父亲的命令、不改己志,就可能会惹祸上身,那么这么个情况下,两难之间,曹操选择了不改己志,但为了不惹祸上身,他权衡之后,却觉得也不能去东郡上任,因而最终索性决定称疾归还了乡里。

这算是一种无奈的让步和折中。

还是那句话,曹操有祖上的“余荫”在,如果换是荀贞,他要是不肯去上任的话,那么归家就归家吧,宦官集团乐得去了个眼中钉,可曹操有“余荫”在,尽管他选择了“称疾归乡里”,朝廷却还是给他了“补偿”,拜他为议郎。议郎虽是郎官之一,可却是郎官中最尊贵的,能得此职的要么是天下名儒,要么是故二千石,但凡被拜为议郎的,如再出仕,起点就很高,稍微有点后台的,外放就是二千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