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褚星奇问张玉:“小妹妹,怕不怕?”
张玉摇头,他就带她走上前,和其他资深者一样站在一旁,等待警察翻查线索。
一位法医一边翻看,一边说:“根据骨龄判断,死者大约在五十多岁。看骨骼和医疗的侵蚀程度,初步可以判断,死亡时间超过了十年。”
在油布里的衣料堆里,他们发现了一张纸片。这张纸片经过地下虫豸空气十几年的腐蚀,仍旧完好无损,发着淡淡的金光,文本能量浓郁。
站在最前的刘豪接过警察纸片,却见这张纸片上以力透纸背的力度,写着一行诗句,笔走龙蛇: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刘豪刚刚念到最后一个字。却见纸片上的诗句字里行间,闪烁起一柄石斧的虚影。
山海经里写道,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于常羊之山,乃以ru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戚,就是大斧。
石斧的虚影从字句间浮出,由小变大,由虚变实,隐约可见一张眉间广尺的年少面孔,与巨人的面孔叠在一起,一闪即逝。
一位眉间广尺,相貌奇伟,身形虚幻的少年且行而出,他看起来与郑维安有五分相似,又略有不同。
他走出纸片,站定他们跟前,向他们拱手道:“我名唤赤,乃是干将莫邪之子。十六年前,楚王降世,但我们的世界并未完整,客沉沉而眠。我与维安,心怀不平,却身无伟力。幸而得刑天大神所助,我二人割舍身躯而化非人,得以不平之气而存身人世。”
“我与维安,十六年来,他为头,我为躯,一体双生。而今,维安心愿已了,先行离去。我也不打算再存身人世。临行之前,唯有一个愿望:请诸位收敛郑氏遗骨于一处,且教他们一家人团圆。”
张玉道了一声“好”,见赤面露释然,却又问道:“三王墓,文本?”
赤道:“三王墓的‘文本’,以你们的概念来说,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
张玉面露思索,却见赤笑道:“恩人不必忧心,我和客,与楚王同归于尽,那么,我们的世界也会随之离去。”
便向她拱拱手,从脚部开始,片片碎裂,而空气中波纹一荡,两股不同频率的能量波动合为一体,所有的异常此彻底消失。
下一刻,十六年未腐的纸片,就迅速风化,化作灰烟,在风中消失。
负责保管石斧的人听到咯噔一声,连忙打开压缩空间,却讶然地看到从卢护工手中得到的石斧也早已消失不见。
而空气中游荡的文本能量,终也是彻底消失了。
*
后来,特安局查遍了郑家人身后遗迹,却终于在网上查到了蛛丝马迹。
赤说,三王墓这个文本世界,没有实体,确实没有说错。
那是郑维安的父母都去世之后,郑维安被送入精神病院前,写在网上的一篇博客。
博客并没有其他内容,只是简单地放着搜神记中三王墓的内容: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