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文学入侵 > 第 45 章

第 45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她指着书的第一页上印着一行黑色马克笔写的端端正正,颇像小学生习字的字:【谢谢全国科学工作者的支持!】,笑道:“这行字还是我爹写在上面的!没想到给直接印出来,全国人都看到了!我爹可臊了!一直后悔了很多年,老是念叨着当初早知道直接印出来了,就该把这行字练得得更好看一点再写。”

正此时,一位海南的干部匆匆跑来:“主任,找到了,琼崖科研站的旧资料,在当地一所图书馆的档案室里面。”

郝主任匆匆赶到那所带着上世纪六十年代风格的小小的图书馆,翻到了一大带着扑面而来灰尘,被岁月和蛀虫打磨得破损的的信封。

他越翻,心里越沉下去。

一大捆一大捆的信和资料,洋溢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

郝主任还在其中一封信件上面看到了老朱的名字:“朱骏德”。

原来老朱当年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跟着他老师侯盛明下海南的时候,也参加了全国大协作的琼崖科研站,自然也是提出编写通俗版《科学发展史》的其中一员,甚至侯盛明还帮他解答了几个问题。

当年琼崖科研站一群年轻人,有普通的农民,有聋哑人,有气象站抽调的气象员,也有上面下来做研究的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帮助水稻选种工作之余,以业余时间,自告奋勇,提出编写通俗的,面向青少年与广大劳动者的科学发展史。

琼崖省把这个消息刊登在报纸上,中央听说了很高兴,鼓励他们年轻人,并鼓励他们尽量写得通俗一点。

于是他们鼓起勇气开始编写,书籍资料和水平不够,就向其他科研站和上级提出支援。上级把这个消息刊登在报纸上,最后他们热情地收到了全国各地史学类学者、科研工作者的寄来的资料与答疑信件。

也就是说,全国许多科研工作者,都参与了这本《科学发展史》的编撰。

所以之前的老朱给他们的那本,和丁计划家里那本最初的版本上,署名也确实是琼崖科研站,还赫然写着鸣谢全国人民的支持。

而侯盛明作为当时其中一位编者的老师,也算参与了编者。

而后来,琼崖科研站解散以后,侯盛明主编的那版,基本上完全是以这一版为模板的,只是署名从琼崖科研站,改成了侯盛明而已。

怪不得,郝主任心想,他们倒是错怪韩珍珠老人了。

怪不得当时老人家说,她的确编过,但又说不是她编的。并非她记忆出错了,而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她的意思。

真正的编者,是琼崖科研站,但也是全国科研工作者。

郝主任翻阅完所有的资料,正待返回丁家,询问丁家人一些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