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玉娥的心思
这主要得益于他是编外的业务员,每年全国各地的跑,让他有了一部分外快。不然就凭他这个家庭,如果种地别说孩子们上学,能不能吃饱都成问题了。
改革初期,百货公司清退临时工,她父亲回了村里。但是他没有选择种地,而是开了个小卖部,凭着他精明的头脑,很快就干的风生水起,一家人的生活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只是他终究是个观念比较传统的男人,有些重男轻女,只是三个儿子却不是读书的料。这让他大失所望。
没想到他不重视的大女儿考上了中专,如果是后世那样自己花钱上这个学,他肯定就不让去了。反正早晚都要嫁人,上什么学啊。但是那个时代中专也是不要学费的,他只好让去了。
二女儿的学习他更不支持,上完初中原本就打算让她跟着自己经营小卖部的。三个儿子都结婚分了地,他把自己两口子和三个女儿的地都均摊给儿子,每年给他口粮就行了。
这样一来,三个儿子忙于务农,老伴又忙家务,他的小卖部就没人帮忙了。他每天天不亮就去进货,之所以把生意做的这么好,窍门全在进货上面,不仅是县城的百货,还有很多副食,卤味他都要骑着车子跑好几个乡镇的。
所以每次进货回来,他都累的不想动了。但是还没有人帮他看店。他只能自己顶着。就是老伴过来也卖不了货,她不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