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秦五百年 > 第162章 一人抵千军万马

第162章 一人抵千军万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邹离道:“听闻从官道推进缓慢,若有其他秦军能更快到洛阳,我愿跟随到洛阳,劝降洛阳守将。”

韩信对此没反应。

邹离继续道:“若我能劝降敌将,有将军一份功劳。若不是将军率军大兵压境,兵临城下,给韩军巨大压力,我无劝降可能。陛下说了,若由我劝降的守将,有将军一半功劳。”

韩信一听,来了兴趣,客气道:“邹大人请坐。”

邹离在对面席子坐下,一起吃烤肉。

韩信道:“范目将军正在攻宜阳,等拿下宜阳后,从宜阳水陆两路进军洛阳。估计,范目将军的速度会更快。攻城器械都在这边,就算范将军兵临洛阳,也暂时无力攻城。”

邹离道:“韩将军,请让我去宜阳,跟范目将军一起去洛阳。到洛阳后,由我出面劝降洛阳守将。若成功,你我皆有功劳。一旦收复洛阳,韩国的军心、民心必受影响,将军可快速推进至虎牢关。”

韩信答应了。

第二天,韩信派人护送邹离南下宜阳。

————————

楚国,彭城,皇宫大殿。

文武百官上朝,商议重大事项。

范增首先道:“暴秦出兵攻韩。虽然韩国不服楚国,但暴秦更可恶,楚国应当出兵攻关外秦军。”

龙且道:“秦国凭借天险,一直躲在关内,我楚军找不到秦军决战。如今,秦军出关了,我们应当主动出击。”

钟离昧道:“暴秦军队出关,我们的机会来了,把出关秦军剿灭。”

在丹陛上跪坐着的项羽,感慨道:“韩信区区执戟郎中,竟然做了暴秦主将。”

钟离昧道:“若当初陛下重用韩信,楚军会更所向披靡。”

龙且不以为然道:“钻人kua • xia,此等窝囊之人,不用也罢。”

章邯接口道:“龙将军所言极是。韩信以前打过胜仗,那是没有碰到真正对手。只需陛下领兵,出关秦军必会被剿灭,韩信只能是败军之将。”

龙且道:“何须陛下亲自领兵,让臣领兵,必能打败韩信。”

项羽点头道:“此次,就让龙将军出战,想要多少兵马?”

他觉得,对付区区执戟郎中,不值得自己御驾亲征。

龙且道:“暴秦与全天下为敌,韩信要面对韩、齐、赵三国军队,臣带十五万兵足也。兵马齐聚后,臣就率军出发。”

范增道:“我们出兵,不是为了救韩国,而是为了灭秦军。等秦军与韩、赵、齐三国军队,打得两败俱伤后,我们再出兵不迟,可坐收渔翁之利。我们出兵,不直接打秦军,而是要先断其粮道。五六个月后,龙且将军再率军出击,进军函谷关东边,截断秦军粮道,扼守韩国西边,让秦军既无粮草,又无路可退。等秦军军心大乱时,再东进韩地,定能一举绞杀秦军,韩信这个执戟郎中也快走到头了。”

话音落下,章邯立即道:“丞相谋略真高明,秦军必败无疑。”

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暗骂,范增真是老奸巨猾,计谋毒辣。

他心中发誓,一定会除掉范增。

龙且道:“丞相之策,龙且佩服。”

彭越道:“按照丞相之计,灭秦军胜券在握。”

英布道:“丞相足智多谋,英布佩服。”

项羽补充道:“韩信军粮草被截断后,东边的齐、赵、韩联军必定会全力反攻。龙将军,那时你也要全力进攻,多占韩地。入韩地灭秦军后,不必急于退回来,韩国不臣服于楚国,得让韩国付出点代价,让韩国割让些土地给我大楚。”

章邯道:“陛下此计甚妙!暴秦想灭韩,最后没有灭韩,反倒折损数十万。既能灭秦军,又占韩地,一举两得,这是真正坐收渔翁之利。”

项伯道:“若不是有函谷关、武关,暴秦早就被灭了。秦军敢出关,那是自找死路,天下最强者,还是我们楚国。”

项庄道:“暴秦只能永远在关内,东出必死。”

臣子们纷纷发言,都认为楚国形势一片大好。

————————

韩国,宜阳。

当秦军向宜阳方向进军后,韩军利用宜阳一带多山地形,在多个地方抵挡。

范目所率领的秦军,付出折损数千人代价、花了大半个月时间,终于肃清宜阳外围之敌,兵临宜阳城下。

宜阳守军走投无路,守将开城投降。

宜阳城东南边是洛河,范目下令收集附近船只,又再伐木造船,准备渡河到洛阳。

在船只即将准备好之际,邹离来到了宜阳,见到了范目。

“范将军拿下宜阳,大功一件啊!”

范目无奈一笑,说道:“虽然拿下宜阳,折损也不小。只能算小功,到了洛阳,没有攻城器械,只能先扫清洛阳周围之敌,震慑敌军。”

邹离道:“范将军,到了洛阳后,由我出面,进入洛阳劝降,必能说服守军开城投降。”

范目大感意外,疑惑道:“听说洛阳守军丁凯,乃是张良心腹,不可能投降,邹大人又不是神仙,如何能办成?”

邹离信心满满道:“范将军,到了洛阳后,拭目以待。”

范目道:“洛阳城池坚固,不易攻陷,倘若邹大人能劝降,我秦军推进速速大大加快,很快就能到虎牢关。”

两天后,船只已准备好。

范目和邹离都登船,顺流而下,向洛阳方向进发。

当然,这些船并不是战船,如果碰上水师战船,这些船会不堪一击。

根据情报,韩国并没有专门的水师,韩信才敢于让范目这样前进。

在陆路方面,同样有秦兵从宜阳向洛阳进军,只是不如水路便捷。

————————

陕县县衙,这里正常运作。

训导部在韩地的人,也开始运作起来,在县衙内专门腾出一处地方,作为临时官署,计划等夺取洛阳、虎牢关后,再搬迁到洛阳。

这天,有十余名老人来到县衙大门外。

“我要找县令大人!”

“我儿被韩国征召从军,生死未仆,找县令大人问清楚!”

“这里不再打仗了,我儿不知还能不能回家!”

………

百姓们情绪激动,有些说着说着,快要哭起来。

本县原本有六万余人,五国伐秦之战,被征召了五千男丁从军,结果大部分都战死。

在三个月前,又有三千余男丁被征召。

在本县,成年男丁所剩无几。

秦国攻韩开始后,许多老人、妇人经常去神庙上香,祈求自家男人能平安归来。

里面的曾陶听到声音后,走了出来。

看到百姓们控制不住的情绪,曾陶心中慨叹,在咸阳开会时,蒋侗说得没错,只有天下一统,夏人之间才不会再有战争,否则,这种悲剧就会永远延续下去。

门外百姓看到身穿官服的人走出,大声询问起来,情绪更为激动。

曾陶显出一副和蔼的神情,朗声道:“诸位,本官乃大秦训导部的训导丞,你们盼望家人回来的心情,本官理解。大秦收复三川郡、颍川郡,讨伐张良、韩成。大秦皇帝陛下有令,诸夏之夏人,皆为大秦之民,尽量少杀、不杀,尽量劝降、俘虏。在函谷关那边,就有大批降兵、俘虏。本官会尽快核实身份,如有本县的人,会及时通知大家。”

训导部?百姓们第一次听到过这个部门。

“求大人快查查,降兵俘虏中有没有我儿子!”

“天天担惊受怕,若是我儿还活着,那是神仙保佑啊!”

“跟秦军打仗,死了也白死!但愿我儿投降了!”

………

曾陶又再安抚着百姓情绪。

后来,有老人问道:“大人,训导部是干什么的?”

曾陶回应道:“皇帝陛下心系百姓,训导部是辅佐陛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这么说,也没人明白训导部到底是做什么的。

所有降兵、俘虏,都在函谷关对面壁垒关押着,有军队严格看管,训导部的人无权过问,除非得到皇帝授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