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神兵利器
五国攻秦之战,历时一年多,秦军五六十万大军,累计消耗了府库存粮的一半。
由于有大量士兵及时回家,今年的庄稼秋收顺利进行。
只要再过两年,粮食储备便足够支撑大战了。
仅仅是粮食储备,还远远不足。
要重新一统天下,强大军队、粮食后勤、武器装备、战略谋略、明君贤臣等因素缺一不可。
虽然有了连弩、床弩,武器还有大幅度改进空间,炼钢技术是重要一环。
这天,子婴再次来到钢铁兵器作坊,见到邹棠。
“炼钢之法,进展如何?”
“回禀陛下,已有重要进展!”
邹棠带着子婴进入铸造区。
进来这里,温度明显升高,熔炉内正在高温燃烧着。
有工匠用鼓风机把风吹入炉内,让煤炭烧得更旺。
子婴看到,在熔炉中,生铁被烧成了液态,工匠们再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
铁的熔点在一千多度,在这时期,能够获得如此高温,把生铁完全融化,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能够做到这一步,再经过不断试验,有效掌握灌钢法只是时间问题了。
邹棠道:“陛下,目前正在试验生铁和熟铁比例,差不多已掌握了合适比例,最多再需三个月,便能制作出陛下所需之钢。”
子婴点头道:“做得很好。军队征战可立功,你在这把钢和武器研究好、制作好,同样是立功。”
制造出合格钢材后,接下来是利用钢材来试验制造武器,要经过多次试验之后,最终把各种武器制作工艺流程最终定型,才能进行标准化、流水线的批量生产。
如果战马配备马掌、马镫,骑兵又再有钢制武器,冲锋作战,短兵相接,必能所向披靡。
子婴打量着邹棠,他两鬓已有少许白发,比起刚见到他时,已苍老少许。
这数年来,邹棠埋头苦干,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
这是一种工匠精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缺乏这种精神。
要是放在近代现代,史禄、郑国可算得上是科学家,邹棠虽然还达不到这个级别,在冶炼方面的造诣也相当不错了。
“邹卿家,这些年来,辛苦你了!等炼好钢,再把武器制作出来后,好好休息!朕会重重赏赐。”
邹棠道:“陛下,能有如此之高超铸造之法,臣天天都盼望着早日制作出来,这少许辛苦,算不了什么!”
随后,子婴再来到仓库。
剑、戟、铍、矛等旧式武器,都有一定存量。
这作坊是根据子婴的命令,不再重新生产老式武器。对于子婴来到,这些落后的武器生产出来,那就是浪费。
等到成功制作出钢后,再批量生产新式武器。
在离开前,子婴对邹棠勉励一番。
第二天,御书房。
子婴在一张纸上画着图画。
这是三弓床弩的图纸,子婴根据在前世时了解到了宋朝三弓床弩结构特点画出来。
所谓三弓床弩,就是把三张大弓合起来使用,射程远超单弓床弩。
幸好前世对历史还算有些爱好,有稍微花心思去查找过相关资料。
画好三弓床弩图纸后,子婴再在另外一张纸上画起来。
这是“寒鸦箭”的图纸,这是宋朝发明的武器,在床弩的弦上系一铁斗,铁斗内装箭数十支,箭发时似群鸦飞舞,故称寒鸦箭。
发射寒鸦箭的床弩既可以是三弓床弩,亦可以是单弓、二弓床弩,根据射程需要而定。
随后,子婴又再画出二弓床弩。
单弓、二弓、三弓床弩射程不一样,三者皆制作出来,根据战场需要灵活运用。
有钢制武器和多种独有的弩,秦军兵器优势将会更加明显,这是一统天下的巨大助力。
用过早膳后,圣驾来到弓弩作坊。
这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十分森严。
无关人等绝对无法进入,里面的人未经允许,也无法出来。
朱骏、常骆出来迎接。
子婴进入作坊,来到工师的“办公室”。
“连弩、床弩在作战中大展神威,两位卿家功不可没。”
朱骏谦虚道:“最大功劳应该是陛下,是陛下先想出来,臣只是把陛下所想之物制作出来。”
常骆道:“若非先有陛下所想,臣断然无法制作出来。”
子婴道:“朕又想出了新的兵器,需要两位卿家制作出来。”
陛下又有奇思妙想了,朱骏、常骆两人一喜。
随即,嬴子婴把二弓床弩、三弓床弩、寒鸦箭的图纸放在桌面上。
朱骏、常骆两人,是秦国弓弩方面造诣最高的人,对本领域有无限热爱。
一看图纸,顿时两眼放光,就明白了其中原理。
对于他们来是,那是如获至宝。
要将之制作出来,要先有合适的材料,制作出成品后,还需在反复试验,确保质量达标。
这只是时间问题。
子婴道:“把二弓、三弓床弩,还有寒鸦箭制作出来,两位卿家又是大功一件。”
朱骏道:“陛下放心,数月内便可制作出来。”
随后,子婴再视察生产情况。
连弩、床弩不属于消耗品,只要数量足够即可。
目前,作坊累计生产单弓床弩五百架,大连弩、小连弩数万把,数量早已足够,部分已交付给军队,部分用于库存。
箭矢属于快速消耗品,作坊里制作的是不同型号的箭矢。
在仓库里,一捆捆箭支整齐摆放。
重新回到办公室,子婴查阅着档案资料。
弓箭所使用的箭矢、小连弩箭矢、大连弩箭矢、床弩箭矢,都有每天产量、入库存量这些具体数据。
除了床弩箭矢外,其他三种箭矢,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存量。
——————————
西套平原最南边,大批匈奴兵出现。
这是由左贤王拔托耶率领的匈奴兵。
他们从陇西道西边山林中撤退,翻山越岭,终于走出了山区地带,进入了平原,然后从平原向北,回到了这里。
终于回到家了!匈奴兵们如释重负,下马休息。
“又有马儿马蹄不行了!”
经过检查,又有战马的马蹄角质层磨损得过于严重,失去了使用价值。
从陇西道撤退开始,直至回到这里,累计有数千匹战马马蹄磨损严重,难以再为人服务,从而被宰杀。
“左贤王回来了!左贤王回来了!”
此时已经入冬,冒顿仍然待在西套平原,打算在此过冬。
得知左贤王回来,冒顿总算落下心头大石,亲自南下迎接。
一天后,见到了拔托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