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
其中李潼一系有两个,杨再思以国子监祭酒坐镇长安,复建长安的国子监。郑杲则从本职的洛州长史入省担任户部尚书。与杨再思同行的李道广也罢知政事,专事兵部尚书。另外一个就是尚书左丞韦巨源,转任鸿胪卿。
另外,狄仁杰进位门下侍中,正式获得与李昭德分庭抗礼的地位。宰相崔玄暐加领殿中监,散骑常侍薛稷则担任门下黄门侍郎。至于礼部尚书欧阳通与中书侍郎陆元方都无作调整。
单从表面上来看,这一次李昭德与李潼都颇受损失,特别李潼直接就丢了两个宰相席位。
不过李潼在神都的核心利益只有漕运和北衙,此前之所以要在政事堂抢位,那是因为不占白不占。占到了手里,拿来进行政治交换也是好的。
比如这一次,他虽然交出了两个席位,但自身权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而且还掌握了重要的户部。郑杲担任户部尚书,无论是对漕运还是对关内客民入籍,都能产生极大的作用,这远比一个政事堂虚席跟人放嘴炮要更加有意义。
至于杨再思这个家伙,节操本就不高,留在神都李潼还担心他会不会狐假虎威的给自己惹事情。现在被发配到了长安,正好看得牢一些,放心使用其才能。
李昭德交出一个宰相席位,其实也是出于此类考虑。政事堂一下子裁撤四个席位,只保留下六名宰相,这无疑会让宰相们的权力更加集中。
李昭德本身就作风强势,一个能顶五个,就算在政事堂孤军作战也根本不怵。而且不要忘了,政事堂这六个宰相中,其中两个还属于雍王一系。
就算有什么大事难定,拖到需要投票表决,只要他能跟雍王保持亲近,也根本不惧其他。场内平分秋色,场外还有雍王这一个强大外援,在最高的决策层面仍然占据优势。
而且李道广退出政事堂后,又顺势掌握了兵部,这对李昭德的权力又是一大补充。甚至于李昭德走上这一步,本就是以退为进,奠定与雍王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