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 叶夏放大招
孝庄沉默不语,许久,在叶夏以为孝庄真不会同意她出宫的时候,不料峰回路转,就听到孝庄说:“七天,你最多只能去七天,身边必须得多带些人手,不然,你就给我安心待在宫里。”
“皇额娘,半个月吧,我保证赶在过年前回来。”
七天能做什么?
距离最近的受灾县,单单路上来回怕都得两三日,真正救人又能生下多长时间?叶夏一脸认真地看着孝庄:
“这次的灾情很严重,百姓死伤怕是不少,我就是想着把自己从医书上看来的救人法子,用到受伤百姓身上,好叫那些百姓能少受些痛苦。”
孝庄叹气:“琪琪格,皇额娘只是心疼你你知道不?这到了外面,想吃口热乎的有多难,你想过没有?没个地儿睡觉,你又想过没有?还有沐浴等等,这你一出去可以说方方面面都和宫里没法比,琪琪格,要不你再想想。”
闻言,叶夏还能说什么?只要她开口再多说一句,多半没法顺利出宫,但她还是想多争取两天:“要不十天?”
孝庄态度坚决:“去的话就七天,而且去的受灾县必须距离京城最近,否则,我还是那句话,好好待在宫里。”
见没有回旋的余地,叶夏只得点头:“行,就七天。”
孝庄问:“什么时候出发?”
叶夏正要开口回应,却听到孝庄的声音再度响起:“明早动身,去了后就住在县城,至于受伤百姓,应该都会被抬往县城,方便药堂里的大夫医治。”叶夏轻颔首:“好。”
今晚她还想搞点事呢,自然不会今天就出发。
乾清宫。
“说说吧,诸位现在是什么感觉?”叶夏祖孙和苏麻喇姑离开后,康熙帝传唤重臣再次到乾清宫善意赈灾一事,他是带着自豪和骄傲,以及动容说出叶夏和团子们,以及太皇太后孝庄,还有乌雅氏这个小小的尚未定品阶的宫妃,为受灾百姓捐出的钱款,
且有对这眼前的重臣们念出每笔捐款的金额,并状似不经意地扫了眼明珠等几位外戚,直言今日就下旨晋升乌雅氏为嫔位,一听这话,但凡有闺女,亦或者孙女在皇帝后宫的大臣,发烫的脸色几乎瞬间露出愕然之色。
他们是真没想到,太后竟然捐出五万两赈灾银,就连年幼的太子和大阿哥等小阿哥小公主们,捐出的赈灾银都比他们这些大臣要多的多,
尤其是太后,不管捐出银钱,还组织慈仁宫的宫人把不穿的旧棉衣,以及多出的棉被等灾民能用到的物资捐出,而他们在皇上面前丢人现眼,
在国家有难时,抠搜到最多的只出三百两白银。好吧,和太后的五万两、太皇太后的七万两,没法比,和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们捐出的少则千两,
多则数千两也没法比,但这就罢了,他们却连后宫一个尚未定位分的妃嫔都比不上,人家有事捐出五年多攒下来的份例,又是捐出入宫前家里给带的一张五十两银票,还捐出皇上刚=赏赐不久的百两黄金……
德嫔?
百两黄金,一张五十两银票,五年的份例,乌雅家的姑娘就这么取悦了皇上,一下子得到一个嫔位。亏大发了,他们既没在皇上这落得好,
他们的女儿(孙女)在后宫也落人乌雅家的女儿一大截,不知体恤皇上,不知为皇上分忧,日后想要在后宫往上爬,怕是难得很!
明珠和佟国维在重臣中最是羞臊,他们俩一个是妹妹在后宫,一个是嫡亲闺女在后宫,却在皇上筹措粮款救助灾区百姓时,不给他们的娘娘在前朝长脸,反倒给皇上难堪,他们那会子莫非被猪油蒙了心?
“皇上,微臣会即刻传话给府里,为灾区百姓再捐出两万两白银。”
明珠如是说着,心里好不肉疼,随着他音落,佟国维站出来:“皇上,微臣府上愿捐出三万两白银救灾。”
这话明显是比明珠说的巧妙。明珠的意思是个人再捐出两万两,佟国维则是府上捐出三万两,这其实就是说后宅捐出三万两,
他为官俸禄低,捐三百两是按着他的收入可承担起的,随后捐出再多,只能说是府上有其他的营生能赚来银子,不会让皇帝想到贪污腐败上。
明珠不傻,一听佟国维的话,心里暗骂了句老狐狸,想着回头得让家里的夫人另捐出一笔银两,为皇帝今日提倡的大面积募捐做出积极响应。
至于他刚才说的再捐两万两,随皇帝怎么想吧,反正他纳兰家家大业大,拿出几万两银子,任谁都不会把他和贪官污吏挂上钩。
有明珠和佟国维开了个头,索额图这只狡猾的狐狸禁不住暗笑得意,他朝康熙帝一礼,说:“臣府上愿捐出两万两救灾。”
攀比明珠和佟国维没必要,他府上捐出两万两不是小数目,在皇上眼里够看。
府上富贵的,在康熙帝一番冷嘲讽下,相继以各自府里的名义,补捐出康熙帝满意的赈灾银。最少的,都捐出了两千两,最多的倒是没哪个超越佟国维的三万两。
当然,那位以清廉闻名的老大臣,没有再捐银钱。这位大人不是不捐,是已然把棺材本都捐了,眼下即便有心续捐,却力不能及。
转眼工夫从明珠等府上富贵的重臣手上又募捐出十多万两白银,康熙帝心里不由一阵愉悦,接着拿出叶夏的防治雪灾和给受灾百姓重建家园的法子,与诸位重臣讨论。
“皇上,不知这防治雪灾和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的法子出自哪位高人的巧妙心思?”
“是啊皇上,您说的防治雪灾之法甚好,还有那重建家园的法子,是真真帮朝廷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没错,这次的雪灾重灾县多大十七个,连日大雪,压塌农户房屋不计其数,造成大量伤亡,后续修缮、重建工作需要很多人力,而朝廷眼下救灾,如若就这么随便增粥,亦或是发放米粮……”
“皇上,陈大人说得是,给受灾百姓增粥无可非议,但要是让那些领粥的百姓通过劳动,通过多劳多得优先领粥,领米粮,”
“优先分配修建好的住房,不仅能解决灾民重建家园的人力问题,还能激起受灾百姓重建家园的积极性。至于那些明明手脚没问题,”
“却懒得动弹,只想白领粥的混子,就饿着他们,微臣想,用不着两顿,这部分人为裹腹,为住上房子,为有个家,肯定会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修缮房屋的大军中。”
“周大人,那你说说老弱病残孕该怎么办?难道让这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受灾百姓饿肚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