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天龙(39)
保定帝用过御膳,小睡片刻,醒来时隐隐听得宫外鼓乐声喧,爆竹连天。内监进来服侍更衣,禀道:“陛下册封镇南王为皇太弟,众百姓欢呼庆祝,甚是热闹。”大理国近年来兵革不兴,朝政清明,庶民安居乐业,众百姓对皇帝及镇南王、善阐侯等当国君臣均甚爱戴。保定帝道:“传我旨意,明日大放花灯,大理城金吾不禁,犒赏三军,以酒肉赏赐耆老孤儿。”旨意传了下去,大理全城百姓更欢忭如沸。
到得傍晚,保定帝换了便装,独自出宫。他将大帽压住眉檐,遮住面目。一路上见众百姓拍手讴歌,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大理国种族繁多,当时中原人士视大理国为蛮夷之地,礼仪与中土颇不相同,大街上青年男女携手同行,调情嬉笑,旁若无人,谁也不以为异。保定帝心下暗祝:“但愿我大理众百姓世世代代,皆能如此欢乐。”
他出城后快步前行,行得二十余里后上山,越走越荒僻,转过四个山坳,来到一座小小古庙前,庙门上写着“拈花寺”三字。佛教是大理国教,大理京城内外,大寺数十,小庙以百计。这座“拈花寺”地处偏僻,无甚香火,大理人多数不知。
保定帝站在寺前,默祝片刻,然后上前在寺门上轻叩三下。过得半晌,寺门推开,走出一名小沙弥来,合什问道:“尊客光降,有何贵干?”保定帝道:“相烦通报黄眉大师,便道故人段正明求见。”小沙弥道:“请进。”转身肃客。保定帝举步入寺,只听得叮叮两声清磬,悠悠从后院传出,霎时之间,只感遍体清凉,意静神闲。
他踏着寺院中落叶,走向后院。小沙弥道:“尊客请在此稍候,我去禀报师父。”保定帝道:“是。”负手站在庭中,见庭中一株公孙树上一片黄叶缓缓飞落。他一生极少如此站在门外等候别人,但一到这拈花寺中,俗念尽消,浑忘了自己天南为帝。
忽听得一个苍老的声音笑道:“段贤弟,你心中有何难题?”保定帝回过头来,只见一个满脸皱纹、身形高大的老僧从小舍中推门出来。这老僧两道焦黄长眉,眉尾下垂,正是黄眉和尚。
保定帝双手拱了拱,道:“打扰大师清修了。”黄眉和尚微笑道:“请进。”保定帝跨步走进小舍,见两个中年和尚躬身行礼。保定帝知是黄眉和尚的弟子,举手还礼,在西首一个蒲团上盘膝坐下,待黄眉和尚在东首的蒲团坐定,便道:“我有个侄儿段誉,他七岁之时,我曾抱来听师兄讲经。”黄眉僧微笑道:“此子颇有悟性,好孩子,好孩子!”保定帝道:“他受了佛法点化,生性慈悲,不肯学武,以免杀生。”黄眉僧道:“不会武功,也能shā • rén。会了武功,也未必shā • rén。”
保定帝道:“是!”于是将段誉如何坚决不肯学武、私逃出门,如何结识了木婉清,如何给号称“天下第一恶人”的延庆太子囚入石室、诱服chūn • yào等情,源源本本的说了。黄眉僧凝神倾听,不插一言。两名弟子在他身后垂手侍立,更连脸上的肌肉也不牵动半点。
待保定帝说完,黄眉僧缓缓道:“这位延庆太子既是你堂兄,你自己固不便和他动手,便派遣下属前去强行救人,恐也不妥。”保定帝道:“师兄明鉴。”黄眉僧道:“天龙寺中的高僧大德,武功固有高于贤弟的,但他们皆系出段氏,不便参与本族内争,偏袒贤弟。因此也不能向天龙寺求助。”保定帝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