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鹿鼎记(106)
少林寺僧众于隋末之时,曾助李世民削平王世充,其时武功便已威震天下,千余年来声名不替,固因本派武功博大精深,但般若堂精研别派武功,亦为主因。通晓别派武功之后,一来截长补短,可补本派功夫之不足;二来若与别派高手较量,先已知道对方底细,自是大占上风。少林弟子行侠江湖,回寺参见方丈和本师之后,先去戒律院禀告有无犯过,再到般若堂禀告经历见闻。别派武功中只要有一招一式可取,般若堂僧人便笔录下来。如此积累千年,于天下各门派武功了若指掌。纵然寺中并无才智卓杰的人才,却也能领袖群伦了。
澄观潜心武学,于世事一窍不通,为人有些痴痴呆呆,但于各家各派的武功却分辨精到。文人读书多而不化,成了“书呆子”,这澄观禅师则是学武成了“武呆子”。他生平除了同门拆招之外,从未与外人动过一招半式,可是于武学所知之博,寺中群僧推为当世第一。
澄心道:“原来两位女施主并无门派,事情便易办了。只要治好了那位姑娘的伤,送她们出寺,便无后患。”澄识道:“她二人师姊妹相称,似乎是有师父的。”澄心道:“就算有师父,也不会是名门大派中的高明人物。”澄识点了点头。
晦聪方丈道:“两位女施主年轻好事,这场争斗咱们并没做错什么。但仍不可失了礼数,对两位女施主须得好好相待。这便散了罢。”说着站起身来。
澄心微笑道:“先前我还道武林中出了那一位高手,调教了两个年轻姑娘,有意来折辱本派,有点儿耽心。少林寺享名千载,可别在咱们手里栽了筋斗。”众僧都微笑点头。
韦小宝忽道:“依我看来,少林寺武功名气很大,其实也不过如此。”
晦聪正要出门,一听愕然回头。韦小宝道:“净济、净清,你们已学了几年功夫?”净济说学了十四年,净清学了十二年,都自称资质低劣,全无长进,惭愧之至。
晦聪方丈道:“咱们学佛,志在悟道解脱,武功高下乃是末节。”
韦小宝摇头道:“我看这中间大有毛病。这两个小妞儿,年纪大的不过二十岁,只是东偷一招、西学一式,使些别门别派杂拌儿的三脚猫,就打得学过十几年功夫的少林僧断臂脱臼,屁滚尿流,毫无招架之功,死无葬身之地。如此看来,什么武当派、昆仑派的一招半式,可比咱们少林派的正宗武功厉害得多了。”
晦聪、澄识、澄心等僧都脸色尴尬,韦小宝这番话虽极不入耳,一时却也难以辩驳,只想:“净济等四人的功夫差劲之极,怎能说是少林派的正宗武功?”
澄观却点头道:“师叔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