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意难平,小矫情(12)
那鞭声,在空茫的宫殿中,能传出去好远!
王侯公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从奉天门外依次入内。
文官在东,武官在西,按品级各自站立。金銮宝座上的人威仪无比,丹樨之下,一左一右站了两排锦衣卫,只等鸿胪寺官员一唱入班,文武百官便一水跪下叩头,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便是帝王的威严。
一个国家,不管在老百姓看来是风调雨顺还是灾祸连年,在朝堂上,永远都没有小事。如今大晏朝国力强盛,四方的附属小国都来朝贡,今日有人来请旨立后,明日有人来请旨封王,诸如此类的杂事越来越多。尤其这些日子以来,整个朝堂都在为了“立储”一事风起云涌。
自打太子殁后,老皇帝御案上关于立储的奏疏都快要堆积成山了。死的人死了倒是清静了,可活着的人还会永远为了权利无休止的争斗下去。为了各自的利益,王公大臣们各执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阵营和立场。
一句话形容:暗流涌动,冲激摩荡,轧轹不已。
这不,刚喊“奏事”,魏国公夏廷德便出例了,“启奏陛下,自大晏立国以来,陛下承天景命,外息强敌,内捍黎民,任贤任能,择善择勇,成就了这万世不拔之基业,使天下百姓得见亘古太平之景象,实乃天命所归,我主大才。只如今,益德太子殁去,国无储,必有祸啊。还请陛下早日为大晏设立储君,以安天下黎民之心。”
朝堂上的人,动不动就拉上天下黎民一道,这是常态。
他一个人唏嘘,奉天殿上却没有人露出半点感动。
只洪泰帝抚着龙椅的手,微微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