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节
萧布衣微笑道:“本王信三司深明大义,亦信三司会以苗人安定为重。”
李孝恭却突然叹道:“有时候,再深明大义之人也会被假仁假义之人所蒙蔽。”
萧布衣笑道:“说的好呀,本王觉得三个王子以前就是深明大义之人。只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的事,以大苗王的宽厚,改正了,亦会既往不咎。”
李孝恭一滞,没想到萧布衣功夫不错,口舌亦是厉害。轻易一转,又说到骨力耶三人的身上。
司马却是缓缓站出道:“深明大义不敢当,我等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苗人平安。方才西梁王和这位马先生一番谈论,我等深有戚戚,若是言之有信,巴蜀大幸,苗人大幸,天下大幸。”
李孝恭已经变了脸色,因为听司马口气,竟然是赞同萧布衣所言,这么说第五关也是轻易就过?
不想萧布衣这么容易通过,李孝恭轻叹声,“大苗王,我倒觉得对我不公。”他不说大苗王处事不正,只是以哀情取胜,更不知道萧布衣方才说了什么条件,是以想要凭三寸之舌挽回败局。
大苗王果然被他所动,问道:“不知道李郡王有何不满?”
李孝恭沉声道:“想在下亦是一片赤诚来到巴地,只想和苗人同声同气。想河池、汉川、西城、房陵四郡之百姓纷纷归附唐王,可见唐王仁政深得民心。来巴地后,在下兢兢业业,不敢有失,这点三位王子有目共睹,大苗王今日只见西梁王一面就做决定,依在下所见,似乎草率些。若是径直而定,亦是寒了关中百姓的心,还请苗王三思而后行。”
大苗王笑了起来,“我没有反对和唐王同声同气呀。”
李孝恭一怔,见到丹巴九满脸焦急,苦不能言,一时间真不知道萧布衣如何出牌。萧布衣微笑道:“原来李郡王一直把我等当作是敌人,怪不得驴唇不对马嘴。其实本王来此,不过是想要三家同声同气。”
李孝恭变了脸色,却装恭敬道:“恕我驽钝,不解苗王之意。”
他还是不想在萧布衣面前矮了一头,只肯请教苗王。大苗王不语,司马沉声道:“西梁王有意和我等结盟,暂定一生一世不对巴蜀动兵。”
李孝恭微愕,想要问怎么可能。但问话硬生生的憋了回去,可脸色却终于有些发青。
萧布衣终于笑道:“李郡王,本王为了巴蜀百姓的安定,与大苗王定下不动刀兵的盟誓。有生之年,不想在巴蜀用兵,只等天下太平之时,巴蜀自然归附。唐王若是真的有如你说的那么仁义,不知能否为了巴蜀的安定,此生不再对巴蜀用兵?”
大苗王淡淡道:“西梁王说的一点不错,若李郡王觉得不公,大可和我等一样的结盟。这个机会给西梁王、给唐王,对我们来说,并无二样。这次机会均等,不知道李郡王有何高见?”
李孝恭脸色大变,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发现已经落入了萧布衣的圈套,可偏偏这个圈套正中他的死穴,让他一时间无力破解!
第四零九节无解
李孝恭考虑了太多种可能,却从来未考虑,萧布衣肯放弃巴蜀。就像他考虑了对巴蜀太多的控制手段,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放弃巴蜀一样!
可若真的依萧布衣的建议,他们就等于放弃了巴蜀,这怎么可能?
巴蜀对关中的重要,李孝恭比谁都明白。
当年秦惠王之时,有臣子就曾建议道,‘蜀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