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节
三次北伐,立一世威名。我们过襄阳北上,经南阳郡后可直逼大隋东都洛阳,都说明这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进攻退守,游刃有余。”
“第二呢?”众人又问。
“第二就是荆襄一带素少名将,粮秣充足,大隋名将多在其余边角之地聚集剿匪,对我等起事鞭长莫及。我等只要出乎不易的占据,大隋如今烽烟四起,暂时对我等无可奈何。何况荆襄之角巴蜀多是蛮荒之地,对我等造不成威胁。等到时机成熟,我等可西进关中,北上洛阳以图大业。”
众人都是点头称是,就算是袁岚都是赞许,萧布衣心道徐世绩流芳千古毕竟不是浪得虚名,这些大局观念分析的头头是道,让他总算有了点方向。
“那第三点原因?”萧布衣问道。
徐世绩听到萧布衣询问,沉声道:“这第三点原因就是应在萧老大你的姓上。”
众人都是茫然,齐声问,“此话何解?”
徐世绩笑道:“萧氏本前朝大姓,当初西梁称帝,以荆襄一带为根基,萧姓颇有威望。萧将军又是如今萧皇后的侄子,也算是皇室后人,若是举事亮出旗号,何愁百姓不来归顺?如今杨广昏庸无道,自弃江山,是为我等天时。占据荆襄,虎视中原,是为地利,萧将军一直深得民心,身为西梁后人,又有荆襄百姓支持,是为人和。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聚,萧将军只要奋发振作,善用人言,何愁大事不成?男儿身处乱世,若是遇主逢时,当求立功立业,以取富贵,我等图谋只望萧将军多多思量。”
徐世绩说的慷慨激昂,头头是道,众兄弟都是摩拳擦掌,就算袁岚都满是兴奋,连连点头道:“世绩说的大有道理,多半可行。其实荆襄一带粮秣充足,汝南七姓在这里也有很大的发展,江南华族我也认识很多,到时候真若起事,无论西进,北上或者向东都是有很大发展空间。若是向东,我倒可以利用本身的人脉对他们进行拉拢。关陇旧阀,山东高门,江南华族生意向来是不分上下,只是江南华族却少有能人对抗其余两方势力,不过若有布衣领袖,以他这两年来创下的赫赫威望,当会依附!”
众人都是望向萧布衣,若有期待,萧布衣环望众兄弟道:“你们都是此意?”
裴行俨,徐世绩和袁岚都是点头,阿锈和周慕儒犹豫下,“我们几兄弟早就同生共死,萧老大的决定,我们定会遵从。”
萧布衣见到兄弟齐心,亦是豪情勃发道:“那好,我们就先到汝南,再去襄阳,筹谋将来,创天下大计,在此一举!”
※※※
车行辚辚,前途风光慢慢少了南方的嫩绿,多了北方清爽。
萧布衣前往汝南之际,尉迟恭却沿涡水北上,径直过了黄河。
二人都在涡水附近,相隔并不甚远,只是一个北上,一个西进,慢慢的拉开了距离。
距离可以拉开,心却可以无限接近,尉迟恭人在马上,只是在想,“萧兄弟现在如何了?张须陀没有抓住他,按理说别人也拿他无可奈何。”
刘武周人在商队,却不闲着,不停的有陌生人进入商队,转瞬又离去,穿梭不停。尉迟恭见到刘武周的忙碌,倒也好生感激。如今的刘武周比起两年前,早就大有不同,他显得更忙碌些,双眉不经意的紧锁,似乎在想着什么。可每次见到尉迟恭的时候,刘武周总是展眉而笑,风发意气。
尉迟恭却总是忍不住的把他和萧布衣进行比较,可比来比去,总是摇头,心中暗道,人与人不同,刘武周这样做也是最正常不过。天下英雄枭雄,最重要的是有头脑,有头脑就要算计,谁都不会例外。
众人过了黄河,继续一路向北,穿雀鼠谷,过太原,终于到了马邑。
尉迟恭踏进马邑城的那一刻,恍若隔世。回想两年来的经历,思绪万千。
刘武周对尉迟恭并不怠慢,将他请入刘家的豪宅居住。刘武周虽不过是个鹰扬府的校尉,若在京都,算不上什么,但是在马邑天高皇帝远,颇有声望,这个校尉的招牌也吃得开。刘家本是马邑大户,刘家在北方也是很有人脉,刘武周所住之地亦是豪奢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