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袍泽
萧伯鸾从广袖里取出一个单子:“除了点珍阁是五千两,其余都是一千到两千。”
明王冷哼一声,这些人显然是私下通了气。天下苏杭,商户们只拿出一二千两银子,打发要饭的吗?这种被人打发的感受,让明王非常膈应。
“工部是拨了银子的。”萧伯鸾安抚着。
“我临行前,怎么和父皇保证的?”明王用扇骨敲了敲桌子:“工部那二十万两银子够吗?”
“这次是修,很多旧物可以沿用。”萧伯鸾劝说道。
“你是不知,光沿街立的黄幔就要八千两文银。八年前的布早就不能用了。行宫里旧物能用的不过十之一二。”
萧伯鸾看着明王,心中嘲讽。
明王是张贵妃所生的庶皇长子,沾一个长字,就有很多戏可以唱。
周皇后生了两位公主后,才诞下三皇子平王。二皇子的生母又是个母家不够显赫的吴才人,四皇子早夭,五皇子端王早早去了西南属地。反倒是明王和平王没有封地,加上太子之位空悬,朝中自然形成了长嫡之争。
明王此次明目张胆地敛财,必然不纯为了填补豢养门客附臣的花销。只是,皇帝竟然对此事不置可否,大有默许之意。萧伯鸾也是没想通透的。
万勰帝算不上是圣君或贤君。本朝开国始帝在刚平了前朝余部祸乱后,不到一年就归天了。万勰帝坐上皇位的前几年,战战兢兢。国策,律法大部分还沿用的前朝的旧制。这十多年,才略显帝相。
所谓帝相,也不过就是开始用一些制衡,监控等术。所以,筹建了绣衣直使。
至于平王,做出一副只读圣贤书的模样,不知是否能够投帝所好呢。
萧伯鸾端起茶碗,伸出食指轻轻戳破漂在茶汤上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