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陆海巨宦 > 第355节

第355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爪哇?”沈门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留在东南半岛——他在那边的根基应该更加稳固才对啊。

“嗯。”张琏道:“暹罗那边还是离得太近了,看镇海侯的意思,他是要步步推进的,我可不想等我把新地盘经营好了,却又像飞龙这样,举手送给朝廷!到了爪哇那边之后,我还会继续向南。不过,目前第一件事,是要先把婆罗和巴拉望拿下,然后向南取爪哇,还是麻逸,就都由得我们了。我之所以邀你同行,抢在别人前面立下大功,也是希望你别在新加坡这里耽搁了,在这里纠缠,对你我来说非但没有前途,而且只会有凶险。”

沈门沉吟了好久,好久,才道:“好吧。”

第七十三章婆罗港

在俞大猷才攻取新加坡的第二天,张琏和沈门在港口补足了粮食净水,张琏便号称要追击逃走的葡军,连同沈门出港——他们之所以找这个借口,怕的是若直接说要去攻打婆罗,会受到俞大猷唐举等人的掣肘。

李彦直命俞大猷、张琏、沈门、唐举分水陆两路攻打新加坡,俞大猷虽有节制诸军的权力,但张琏和沈门在这一带海域都有独当一面的指挥权,在编制上他们并不是俞大猷的直系部属,新加坡攻下以后,俞大猷对他们的指挥权便告结束。张琏和沈门一边报讯,同时船只已开,理由既足,俞大猷便只好由得他们了。

卢复礼对主帅说:“这次我们骤然封港,番军几乎没有一艘船只逃出去,张琏他们追什么追?就算要追,也不用两部人马全军出动——我看他们分明是另有所图!”

俞大猷却道:“他们另有所图,就让他们图去吧。这次都督让我们来取新加坡,如今不已取得了?取得了我们便是立了大功。至于他们另外想图谋什么——只要不是谋反,就由得他们吧。咱们这边,还有许多善后的事情要做呢。”

当然,他还是给满剌加方面发去了加急文书,在书信中说明了张、沈二人的举动以及他的推测。

张琏和沈门离开新加坡以后也派了小船去满剌加,向李彦直报告说他们出港以后就发现了“紧急军情”,目前已朝婆罗赶去了。至于这“紧急军情”是什么,文书中就含糊其辞了。这时李彦直人还在满剌加,他接到两方面的战报后心下了然。

将在外,其行从权,在南海这样通讯难以保证及时、形势又一日三变的大战场上,各路兵马都必须拥有一定的dú • lì行动权,若是一举一动都先请示了最高长官之后才行动反而要误事。张琏和沈门的行动虽有“先斩后奏”的嫌疑,但和李彦直的整体战略倒是合拍的,所以非但没有加一语之责,反而派遣军队增援,让林道乾做他们二人的后勤总管,并追授了张、沈二人在前线的临机处断权力。

张琏、沈门肚子里装着为自己的心思,做这事都是为了自己,因此行动极其迅捷!

满剌加和新加坡的易主几乎发生在同一天,这两座港城被攻击前几无征兆,而且仗一打响,港口便被封锁,因此官方都来不及将消息传递出去,虽有一些“谣传”随着逃离的小商船播扬于各处,但张琏和沈门的船队是在攻取了新加坡之后的第二天就离港,目标明确地直扑婆罗。

飞龙、新加坡与婆罗都是李氏集团故有的“南洋五港”,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以前李彦直不在时,张琏、沈门几乎每半年都要轮流到各港口跑一次,洋流、风向、礁群都了如指掌,船行如风,船队竟来的比消息还快。

这是一个混乱的大航海时代,在南洋,各派势力的船式都很杂,商船可以改造为战船,战船也常常要负担起一定的贸易功能,商船、战船常常难以靠目测迅速区分。

船式的国家风格也很混乱,比如李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